【民营美术馆馆长访谈】甘智漪:我们的策展人团队可以独立打仗了
(原标题:【民营美术馆馆长访谈】甘智漪:我们的策展人团队可以独立打仗了)
甘智漪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号称“天下第一大所”的工商银行上海市静安寺储蓄所,初来乍到的实习生甘智漪被分配的工作是帮柜面同事抽账卡。柜台外排着长队,在储蓄业务尚未电子化的时代,快一点抽到手工账卡,就能快一点记账,客户排队的时间就会少一点。“有的人抽一会就溜了,我就一直趴在那边。我抽得快,柜台老师也就做得快,队伍前进的速度就比别的窗口快,很有成就感。”回忆起30余年前初涉职场的往事,甘智漪的神情与她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时一样,专注而从容。
分配到什么工作都老老实实地做,遇到问题都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个性也让后来一度在工商银行担任专职团干部的甘智漪转型时选择了银行里最难的信贷业务,又逼着自己去学房地产消费信贷。等到房地产消费信贷应时势所需势不可挡时,她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通才,随即被提拔为个人信贷科科长,负责工商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此后,她在个人金融领域又有诸多创新。
2013年,在民生银行担任高管的甘智漪奉命筹备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从金融创新专家到艺术机构负责人,看似更为巨大的跨越被她再一次用自己的学习能力消解。“其实,金融管理的知识和理念,在美术馆馆长的职位上都是很有用的,很多管理知识都可以触类旁通的。”甘智漪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金融行业精细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包括专业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在她对美术馆的运营管理中都不可或缺。
从金融到艺术的职业发展路径,倒是与甘智漪的家庭文脉契合。她的父亲甘礼乐曾经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部副主任,也是古典音乐的超级发烧友,曾被媒体称为上海黑胶唱片收藏第一人。“父亲每天起码听两个小时以上的古典音乐,我从小也跟着一起听。”喜欢歌剧、舞蹈、交响乐,自小近距离观察艺术家创作,父辈认真扎实的做派对她影响极大。“学一行,做一行,爱一行,我可以在其中找到乐趣。”
民生银行投入巨资,计划将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改建为美术馆,但上任后甘智漪发现,整个改建方案过于简单,关于美术馆专业领域的建设要求不够。“法国馆要改建成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美术馆,所有专业方面的建设需求怎么可能区区几百个字就能描述清楚呢。”她马上把改建涉及的所有专业需求一一罗列出来,“比如,美术馆专业灯光设计方案,恒温恒湿空间建设需求……”通过寻访各个领域的专家征求意见,新的改建方案很快出炉,接下去的改建工程进展顺遂。就像当初修改法国馆后续运营方案一样,甘智漪与团队一起仅用了四个通宵改写出一版新的场馆运营方案,得到了世博集团的充分认可。细致专业的筹备令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得以于2014年底顺利开馆。2017年1月,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合二为一,作为中国民营美术机构的先行者,“民生系”进入了新阶段。
做了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同样花大力气做案头研究。她发现,上海市政府对文化的支持政策非常清晰,市、区都设有文化发展基金,研究好政府支持政策,研究好申请流程,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近几年的展览项目几乎都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文化基金的支持。“做这个行业,肯定要研究政策法规。只了解艺术圈是不够的。行业相关的上下游都要去研究,就可以为公益美术馆争取更多的政府资源。”除了政府资源,发掘其他机构的支持与合作也是甘智漪发力的方向。4月26日,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在民生现代美术馆揭幕,而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正是民生艺术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
谈起国内民营美术馆的发展现状,甘智漪首先说到行业的先天不足——我们很多美术馆是一个“空间运营商”,没有成规模的收藏,其实就是缺少“资产(藏品)”。“没有资产,就没办法研究自己的藏品,不能做常设展或者藏品展。那就要想怎么利用社会资产和国际博物馆、美术馆的资产。”她多次提到美术馆展览国际化,“观众处于全球化浪潮之中,当然希望能够领略到全球当代艺术的风貌。美术馆不能无视这样的趋势。”她认为,“如果美术馆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可以直接与艺术家、艺术机构、策展人合作,进行第一手的项目合作,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带来很好的项目。”
当前民营美术馆缺乏专业人才,如果只是向国外基金会或艺术机构购买展览,团队得到的提高和帮助相当有限。对于没有策展人团队而认为钱可以解决问题的观点,甘智漪表示不敢苟同,“如果能给年轻人全程参与甚至主导展览合作的机会,不仅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支持,也是最好的培养专业人才和团队的方式。”民生艺术机构通过推出一系列的群展,锻炼出了一支非常年轻的、国际化的策展人团队,她在民生美术馆推出并实施展览及公教活动“项目管理制”。一个国际大展下来,项目经理人会“脱一层皮”,但团队却得到了非常全面的锻炼。“大家非常有成就感,可以独立打仗了。”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民生艺术基金会,基金会的主要捐赠者则是民生银行。“文化事业需要民营机构一起参与,是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民生银行做文化艺术因为其公益性而非常纯粹,我们民生美术机构的当代艺术收藏都留在基金会和美术馆,它们已经成为社会资产。”作为民生艺术基金会和民生现代美术馆的管理者,甘智漪说,自己内心很充实,未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