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融合信息技术重构教育生态(前沿访谈)

2017-05-12 13:58    人气:

记者:信息技术的持续导入将如何影响教育生态的重构?

杨宗凯:在信息技术导入教育的初期阶段,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有限支持,但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心理行为潜移默化发生改变,技术逐步从影响教育发展的外生变量蜕变为引发教育深层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核心要素和整体结构。

信息技术导入引发教育生态重构是由浅入深的,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一是浅层次的变革,即教学环境、内容、方法层面的重构。信息技术的导入将使今后课堂的边界逐渐模糊,物理学习空间和网络虚拟学习空间将全面衔接。数字化教学资源所占比例日趋扩大,逐步从教学内容的辅助部分变为主体,具有富媒体、强交互、小粒度特征的智能数字化教材将广泛应用。教学方法将更加多样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和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与学方法逐步普及。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必然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转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将更加宽阔,新型师生关系将会形成。未来学校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和主要业务流程将全面优化和再造。二是在教育模式、理念、文化层面的深层次重构。随着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评价体系必须发生根本性变化,知识传授型教育将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转变,被动识记型学习将向主动探究型学习转变;强调主体性、个性化,注重以人为本、开放多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进一步得到彰显;以科技与教育双向融合为支撑,打造开放性学习环境、加速学校变革、推进教育系统重构成为必然趋势。信息化时代全新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生态将逐步建立,教育系统的内在品质将得到全面提升。

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比如PISA成绩领先全球的芬兰,去年决定全国中小学打破分科制教学,不再区分数学、地理等科目,转而推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象教学法”;录取率比哈佛大学还低的美国密涅瓦大学高调开张,全面采用小班化教学和在线协同学习,禁止讲授式教学,是世界唯一没有固定校园的“网上”大学。

本文章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上一篇:思明区委文明办举行2016志愿服务文化访谈

下一篇:【infocomm china 2012:交大慧谷程总专访】PjTime.COM拼接墙处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