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招办访谈: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招生政策解读 在京计划1800人

2017-05-30 08:03    人气:

招办访谈: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招生政策解读  在京计划1800人

招办访谈: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招生政策解读 在京计划1800人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孙彤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孙彤接受阳光高考平台访谈,解读了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招生相关政策。从2017年起,首都师范大学一直在北京本科二批次录取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调整到本科提前批次录取,执行二批次控制线。在京招生的“外培计划”专业,外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20分。以下是访谈内容:

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孙彤: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建校63年来,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二十余万名。毕业生在京现任中学教师中占50%以上,小学教师中占80%以上,幼儿教师中占90%以上,在北京的特级教师中首都师大的毕业生占50%以上。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1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点145个。各类学生总数30185人。学校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等30个院系,专任教师1489人,其中博士974人,硕士400人。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6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项目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2人。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目前已同41个国家和地区的21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并成立6所孔子学院。随着“首都师范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在校本科生赴国外合作学校参加学分转换项目、3+1或2+2本科或硕士2+1双学位项目以及各类短期出国项目。2016年学校启动“选派优秀本科师范生赴境外学习交流”计划,首批遴选了60人分批分别赴台湾、澳大利亚和美国进行学习。2017年计划选派180人左右。

学生社团作为第一课堂的延展,更是办得有声有色。全校现有学生社团133个。晨曦社支教团,每年寒暑假到农村支教;志愿者中心,参加了奥运会、国庆阅兵、青奥会、世锦赛、一带一路峰会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创业的社团参加各类大赛屡创佳绩;艺术团坚持“合作、执着、至真、至美”的办团理念开展艺术实践,足迹遍布美国、德国、捷克、奥地利、澳大利亚、墨西哥、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此外,校园文化全媒体传播矩阵,从更多维度引领校园主流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今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增减?

孙彤:2017年我校本科招生规模、招生省份基本与2016年持平。艺术类计划340人,在京总招生计划1800人左右。普通文理类在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甘肃等省自治区均有招生。

(1)一直以来在北京本科二批次录取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2017年调整到本科提前批次录取,执行二批次控制线;

(2)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两年制高职2017年起不再招生;

(3)根据2016年颁布的《北京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师范生培养与管理的意见》(京教人【2016】22号)文件要求,2017级师范生入学前,需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

(4)在京招生的“外培计划”专业,外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20分。

上一篇:招办访谈:2017年北京建筑大学招生政策解读 本科计划1830人

下一篇:连《焦点访谈》都来采访了,黔东南农村版“滴滴出行”这是要火的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