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顾敏:公立医院要姓“公”
2017-06-01 23:04 人气:
长寿新闻网 记者 黄涛
“公立医院改革,第一条就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彻底改变‘趋利'体制,恢复其公益性。”近日,区政协委员、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顾敏在谈到公立医院改革时认为,“公立医院要姓‘公'”。
顾敏说,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彻底改变“趋利”体制,恢复其公益性。关键还在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要有保障。要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断提高对“公益性”的保障水平。
顾敏认为,真正具有公益性的公立医院应当做到两点:一是要满足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二是收费要在中低收入人群可承受的范围内。
除了靠增加财政投入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外,还有哪些改革必须同时跟上?顾敏认为,应当切实建立起公众对公立医院的监督和考评机制,尤其是加大公众对公立医院的满意度测评。在此基础上改革公立医院的用人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用人的重要标准,确保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对‘坚持公益性'的理解应当厘清一个误区——不是看所有的病都要搞公益,要明确界定看哪些病属于公益性医疗的范围。”顾敏说:“对于公立医院改革,老百姓最担心的不是国家能不能拿出足够的钱来投入,而是这些钱能不能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因此,一要整个医疗行业确立起治病救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二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尽可能让人人享有均衡的医疗资源。”顾敏说。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