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新闻访谈 省委农工委专职副书记、省农委副主任杨兴友: 找准发展的关键点

2017-06-16 11:04    人气:

  《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工作方案(2017—2020年)》指出,着力速度快、强度大,把产业扶贫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集中人力、财力,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具有“吹糠见米”效果的短平快产业“井喷”发展,迅速占领省内市场。

  针对我省山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记者采访了省农委副书记、副主任杨兴友。

  记者:我省山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怎样?

  杨兴友:我省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攻坚期,新老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五不”,不大、不强、不高、不稳、不足。

  “不大”即总量不大,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不强”即畜产品加工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不高”即规模生产水平、单产水平不高;“不稳”即市场、政策不稳;“不足”即资金投入、科技贡献率不足。

  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近年贵州畜牧业稳步发展,畜禽饲养量、畜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明显上升。

  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记者:贵州将如何发展生态畜牧业?

  杨兴友:一定要找准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的关键点。推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将是今后贵州畜牧业发展的重点。

  同时,提高牛、羊等草食家畜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既是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必然之举,又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必然要求,更是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记者:有了关键点,我们该怎么做?

  杨兴友:一方面,抓好品种改良,做大生产基础,加快建设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合作社、扩繁场、改良站(点)为支撑的牛、羊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比重,努力提高出栏牛产肉量。发展好能繁母畜的增量,用好国家基础母畜补贴政策,继续抓好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按照“见犊补母”的方式,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场母畜扩群增量,做大生产基础。

  另一方面,挖掘饲草料资源潜力,增加饲草料供给能力。加大饲草料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草地经济,实现土地收入的增加;加快天然草地改良,积极开发林间草地和灌木丛草地,提高荒山和林地的利用率;加强冬闲田种草技术推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反刍动物饲料加工企业建设,积极改扩建反刍动物饲料加工厂。

上一篇:山西青年报2017年06月14日0809版:专题

下一篇:2017驻青高校招办网上访谈 今下午海大与您见面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