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2017年陕西省两会新华访谈

2018-11-17 16:00    人气:

裴成荣:融入“一带一路”紧抓自贸机遇追赶超越

新华网西安1月19日电(郝云菲)“陕西具有追赶超越能力和潜力,一定要利用政策机遇把自贸区建设好,把大西安的空间作用发挥好。”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在此间召开的陕西两会上说。

追赶超越 陕西应该从四点发力

2017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7年陕西要继续追赶超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跳起来摘桃子”,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的目标。

关于陕西经济追赶超越的增长点,裴成荣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陕西是科教大省,有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能力强的军工企业。我们要激活这些资源,发挥他们在未来陕西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军民融合,带动民营经济发展。“陕西目前非公经济占53%左右,和东部地区70%~80%,甚至个别地区的90%相比,陕西非公经济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把文化产业培养成一个支柱产业。“陕西是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大省,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都非常厚重,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并把它培育成支柱产业,也将是我们经济另一个增长点。”

利用杨凌农科城,发展现代农业。“在加快推进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我们有杨凌农科城的高科技优势。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会让陕西的现代农业有一个快速提升。”

县域经济是陕西与东部地区相比最大的短板

以更大力度补齐县域经济短板,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2017年陕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

裴成荣认为,陕西和东部地区相比,最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方面。陕西的县域经济规模小、技术设施等各方面也相对落后。在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农民收入这一短板。

县域经济到底怎么发展?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和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双创”平台、扶持“双创”企业等政策是2017年陕西政府工作报告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出的药方。

县域治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县域发展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对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

裴成荣说:“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依托资源,比如说,通过农业供给侧的改革发展现代农业、搞特色小镇。”

融入“一带一路” 紧抓自贸区建设机遇

2016年,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批的省份,陕西自贸区被赋予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裴成荣说:“陕西一定要利用政策机遇把自贸区建设好,把大西安的空间作用发挥好。”

陕西提出要高起点建设自由贸易区,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我们要创造好的环境吸引企业进行投资,也要让我们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地走出去。”裴成荣告诉记者。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陕西省将设立产业海外发展基金,支持100户优势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和现代农业合作,加快建设3个设立在国外的经贸合作园区。(完)

上一篇:人民日报:戏曲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下一篇:《侏罗纪2》群星访谈特辑曝光 恐龙纪元震撼回归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