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松:武宁将推动“河(湖)长制”向“河(湖)长治”转变
江西省人大代表、武宁县县长李广松做客人民网江西演播室。
人民网南昌1月30日电 (时雨)正值江西省“两会”,人民网邀请江西“两会”代表委员来到演播室与机器人“民民”对话。29日,江西省人大代表、武宁县县长李广松做客人民网江西演播室时介绍,今年武宁将探索建立“互联网+”河湖及林地资源实时监控网络体系,推动“河(湖)长制”“林长制”向“河(湖)长治”“林长治”转变。
听政府工作报告最关注的是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江西省人大代表,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时,李广松现场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武宁是一个生态大县,是江西省唯一入选全国33个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的县,‘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是我们不变的发展主题。所以,每次参加省‘两会’,我最为关注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李广松在访谈中说,报告中提出了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目标,以及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都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即将出台《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这更加坚定了武宁人民守护绿色生态的决心。报告中还提出树立“生态+”理念,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推进省内市、县(市、区)之间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等新举措,对于本就处于修河中下游庐山西海核心区域,以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武宁来说,更加提振了加快绿色崛起的信心。
此外,李广松还说,武宁县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的“林长制”和“生态管护员”制度,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经验、树立了典型。“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总体建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力争形成一批改革成果和举措在全国推广、全省推行。这也将更加抱定了我们深化改革创新的恒心。”李广松说。
在绿色产业、生态文明等方面精准发力 代表九江参选“全省最干净县”
访谈中,李广松说,在过去一年里,武宁县在绿色产业、生态文明、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精准发力,全县诸多方面工作竞相出彩。“我们在全省、全市目标管理考评中均被评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在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5、全省第3、全市第1;在全省县(市、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考核排名位居全市第1。”他说,在江西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武宁县位列全省第10,九江市第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九江全市年终考核中排名第一,并代表九江参选“全省最干净县”。
去年,武宁致力招大引强,围绕“1+3”产业群全年引进项目88个,合同金额167.5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5个,实施“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总投资38.59亿元的4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为促进产业发展,武宁又着眼于培优扶强,出台《关于加快培育优强工业企业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绿色光电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实现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
过去,武宁工业园内存在大量僵尸企业。武宁县政府为把这些僵尸企业“变废为宝”,搞了一个盘活存量的行动。2018年,是武宁“盘活存量攻坚年”的紧要关头,武宁将17家倒闭、破产的“僵尸”企业作为重点整合盘活对象,引入25个项目进行盘活。行动的成功,使武宁先后荣获九江唯一2017年度全省“两率一度”先进工业园区;全省6个、九江唯一全省绿色园区表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石
“新的一年,武宁将积极构筑产业集聚的‘洼地’、生态文明的‘绿地’、美丽城乡的‘胜地’、乡村振兴的‘高地’、安居乐业的‘福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山水武宁’更加出彩。”谈及今年的发展规划,李广松表示,武宁今年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经营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经济,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实施“项目品质提升年”活动,坚定不移抓招商、全力以赴建项目、千方百计扩投资;推进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各项惠民举措,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对于武宁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石。”访谈中,李广松说,武宁将探索建立“互联网+”河湖及林地资源实时监控网络体系,推动“河(湖)长制”“林长制”向“河(湖)长治”“林长治”转变;推进“多员一体”生态管护员制度,提升基层生态综合管护能力。全面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创建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现代农业庄园、旅游风情小镇等,加快形成“连点成线、连点成面、点线联动”的全域发展新格局。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特殊行业划行规市、美丽风景示范线等经验做法,全面提升城乡风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