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海 七十四年初心不改——记中共党员、达州市离休干部周永开
7月3日,周永开在书桌前准备党课内容。平日里,他在这书桌前看书、读报,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本报记者徐莉莎摄
序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
——摘自中共地下工作者颂歌《深海》
□本报记者 陈松 徐莉莎 曾实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7月4日,达州市纪委监委小礼堂。鲜红党旗下,91岁老党员周永开庄严地举起右手,与百名纪检干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周永开挺直腰身,目光坚定,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永远为党工作;要做群众的模范;保守党的秘密;对党有信心;百折不挠,永不叛党。”1945年初秋,现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后山。黎明前的暗夜里,在川北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王朴庵领誓下,17岁的周永开握指成拳,首次宣誓。特殊环境下,尽管宣誓者故意压低了声音,但仍能感受到澎湃着的激情。“那个场景始终在眼前,党旗真红,每个人的血液都感觉燃烧起来。”周永开回忆说。
74年,绵远悠长。可以让世界旧貌换新颜,也可让人青丝变白发。周永开老了,但74年来,入党誓词和那面党旗已经融化到血液里,本色不变。无论在隐蔽战线与敌殊死搏斗,还是在县委书记任上建设美好家园;不管是担任纪委书记同腐败作坚决斗争,还是离休后踏遍青山呵护葱茏,周永开始终遵循着初心的指引、践行着神圣的使命。
这是一种忠诚——青山常在,信仰永存。
“你给群众一碗水,群众就还你一桶蜜”
正是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让周永开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坦然面对,信念不变
眼前的周永开,中等个头,微胖。不说话时,与普通慈祥的老人无异。一旦开口,让人惊讶于他敏捷的思维和矍铄的精神,配上有力的手势,能强烈感受到一位老党员刻进骨子里的风采。
闲暇时,周永开喜欢与老伴一起翻翻旧照片,回忆过往点滴。面对在原巴中县任职时期的照片,他会端详良久,“因为田坎跑得多,那时老百姓都喊我‘草鞋书记’,哈哈。”
上世纪50年代末,大肆砍伐造成原巴中县群众生活燃料极度缺乏。时任县委副书记的周永开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县委决定大栽生长期短的巴茅草作燃料,我负责落实。到各乡发动群众,走的都是土路,下雨穿草鞋不滑。”
周永开跑遍原巴中县大小上百个村落,穿烂10多双草鞋。当农家护院狗见到他都不叫时,巴中解决了这一群众最大的困难。
“那时生活困难,干部到村里,老百姓在河里捞到鱼,都舍不得自己吃,但却舍得喊我们吃。”周永开说,你给群众一碗水,他们就还你一桶蜜,“这就是我们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这样的感情是一种传承。抗战时期,川北地下党在巴中办了化成小学和奇章中学,没钱的人家都可去读书。“当时有16名地下党员教师,他们的薪水都用在交党费、吃伙食、帮贫困学生上。”周永开回忆,在那种学校,他这个穷人家的孩子受到真理的教育。
在原达县地委纪委书记任上,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扳倒李作乾”。这是当年轰动全国的要案。李作乾是原达县地区罐头厂厂长,头顶光环无数,从中央到省、地、县奖状有50多张。但这样一个人却丧失党性原则,违法乱纪,奸污妇女。
收到群众举报和上级要求后,原达县地区成立调查组进驻罐头厂,周永开任组长。“保护伞天天来阻拦。顶着极大压力把案情查清后,对他的处理又出现分歧。”周永开回忆,在多次党委会上,他拿出确切事实证据,证明李作乾不仅违纪,更涉嫌违法。后来李作乾被逮捕法办后,罐头厂放了3天鞭炮。
“当纪委书记是党交给我的光荣任务,这个任务很考验人。”周永开说,虽然得罪少数人,但让大多数人满意,让党和人民满意,就行了。
这让他想起搞地下工作时组织对党员的要求,“标准就是看你为了人民怕不怕死。”想到这些,周永开无论逆境还是顺境,都坦然面对,信念不变。
“共产党员只能退职,不能退休”
离休后的周永开,把精力投向花萼山,带领百姓探索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
“共产党员只能退职,不能退休。不上班了,我就搞调查。”1991年,周永开从原达县地委纪委书记任上离休。如何再为老百姓做点事?他把目光投向万源市花萼山。
花萼山是川东北最高峰,被誉为大巴山动植物基因库,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花萼山项家坪村原支部书记马大得记得,那是1993年11月的一天,大雪覆盖花萼山,晚上11时,从海拔2300米的山梁上传来呼喊声。他带人接应,黑夜中走出5个人,一人一拐,为首的老者满头雪花。这是周永开首次上山,花了整整一天。
上山前,他想的是能否在山上搞旅游。没想到这里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因为穷,当地人就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食,生态破坏严重。
“要把绿色还给大山。”周永开植树护林的想法日益强烈。第二年,他花费数万元积蓄购买了一批树苗,在山上租了两间茅草房,带着两位退休干部职工踏上保护花萼山的征程。
“莫砍树、不打猎,为了子孙后代要保护好山林。”每遇村民,周永开就苦口婆心地宣传。他走遍花萼山11个乡镇30多个村,挨家挨户宣传。山上条件艰苦,有时巡山一整天,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山泉,晚上只能睡在垫着棉絮的木板上。周永开时常感冒咳嗽、腰酸背痛,但他仍然坚持着、守望着。在他的带领下,项能奎等5位村民加入护林行列,成为义务护林员。
几年后,他的苦口婆心有了回报,保护山林逐渐成为大多数村民的习惯,大家自发造林上百亩。
2007年,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到彼时,周永开才逐步卸下肩头重担。
“你们空了也去看看花萼山,青山绿树,很好。”周永开说,这几年他也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他影响很大。
7月4日,记者登上花萼山。山上绿意盎然,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离开了那么多年,当地群众仍记挂着周书记。”时任万源市官渡镇镇长的张乐告诉我们,花萼山的村民虽因偷掰竹笋被周永开抢过背篓,被周永开批评过,但没有一个人恨他。“因为知道周书记坦荡无私,是在为他们长远打算。”
但长远与当前也有不兼顾的时候。过去,村民们习惯靠山吃山,周永开护林,就不能上山放牧、砍伐、挖笋,村民生计受到影响。“当时很苦恼。”周永开说,植树护林是为什么?还不是为群众,“但也不能让他们现实利益受损。”堵住一条路,必须为群众开辟新的路。
“1995年那阵,周书记三天两头找我们开会,商量调结构发展山木药材。”时任官渡镇项家坪村文书的项尔方回忆。
花萼山的野生萼贝品质一流,能否人工种植?周永开买来萼贝种子,找到村民李如银,“老李,你先试种。我联系了陕西一家中药材种植基地,你去学,费用不用操心。”
三四年后,初见成效。当听说“小小一颗萼贝就卖近10元”,周永开把它捧在手中,瞪大眼睛,“要帮助村民把萼贝发展成花萼山挂帅的药材。”他有了信心。
如今的项家坪村,成立了川陕萼贝专业合作社,萼贝年产值数百万元。已是村支书的项尔方说,“已发展萼贝、党参、黄荆等10个品种。去年村人均纯收入6200多元。”
太阳落坡石山阴咯,石山凉水就冷浸浸咯。……
尽管因年事已高,周永开上山的次数少了,但村民记忆里,周永开察看药苗园后,哼着当地山歌的背影仍历历在目:扶着树枝拐杖,微驼着背,顺阶而下。
“这是培养我们事业接班人的大事”
周永开一直惦记贫困家庭学生,他集聚力量,定向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
“周爷爷您好,我这次期末考得不错。”最近,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中心小学5年级的杨小朋友打电话给他的周爷爷汇报成绩。
“杨小朋友全名是什么?”记者问,“他就姓杨。”
记者顿悟:周永开是怕媒体打扰孩子的学习生活。
周永开与杨小朋友认识于5年前。那年他回母校化成镇中心小学,在了解到杨小朋友因家庭条件差而不自信时,周永开给他打气:“人穷,但志不能穷。”从此,每年开学,学校都会准时收到周永开寄来用于资助该生的3000元钱,“我帮助他,直到我死。”他说。
谈及捐资助学,项尔方记忆犹新。花萼山山顶上的龙王塘小学只有1名教师、10名小学生,校舍年久失修。周永开拿出退休金将校舍修葺一新,还改了个响当当的名字:花萼山小学。
“我们想想办法,把村上的娃儿定向培养几个。”一天,周永开对项尔方说。他选了7名学生,并联系重庆、成都7名人士定向帮扶,负责吃穿、学杂费用。项尔方说,“4社的蒋大超家两个小娃儿定向培养,两个都成大学生。现在一个在万源纪委工作,一个在万源三中教书。”
在周永开看来,捐资助学绝不仅仅是做好事,“这是培养我们事业接班人的大事。”
“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能够唤起民众千百万,靠的就是教育和宣传。”2011年,周永开用极具“仪式感”的方式庆祝党的90华诞。他雇请36名石匠用錾子一锤锤地将“中国共产党万岁”7个大字錾刻在化成镇梁大湾村的山崖上。
以山为纸、以錾为笔,让当代人牢记使命,为后来者指引方向,7个大字气势磅礴。
“你今年为群众做了几件好事?”
周永开以身作则,树立优良家风,不为家人谋私利
迄今,周永开还住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分配的住房里,现在看上去已非常老旧。
走进他家,陈设简陋,因为一部小电视、一台挂机空调才有点现代感。屋里最多的是书。“老两口吃饭两菜一汤,从不给自己添置家具,衣物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照顾两位老人生活的保姆唐姐说。
“其实,爷爷是有机会换房的。”周永开的孙女周婧回忆,2005年,达州市纪委集资建房,论资历和职级,他第一个选,但他没要。“爷爷说,我退出,年轻同志就有机会。后辈已经习惯他这样了。”
“习惯了”的还有老伴吴应明。上世纪80年代,周永开任地委副书记,吴应明是一般干部。当时组织部门拟提拔她为副县级。周永开得知后,找到当时的地委书记说,吴应明文化有限,提拔的话,“群众有意见,也影响党的形象。”
周永开家风非常严格。“年终回家,爷爷都要问我,‘你今年为群众做了几件好事?’”周婧说。
市纪委退休干部杨祚德同周永开在一个退休支部。“每年初,周永开都要借用纪委活动室。”用来干什么?杨祚德回答,他把家人召集起来开会,作总结表彰,提要求讲纪律,表现好的,颁奖;表现差的,批评。
这个奖叫“家魂奖”。周婧因为有一年表现出色,除获得奖状外,还有800元奖金。
如今,周永开还不时梦回花萼山。花萼山的野生腊梅,连片成林,隆冬季节傲霜斗雪,怒放在悬崖之巅、峡谷之旁。“它像极了当年的红军。”酷爱腊梅的周永开说。
短评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不退休
□王付永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是一辈子的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入党誓词,激荡着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初心。已经91岁的周永开同志经常说,“党是我一生的追随。”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入党74年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离休后,他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民服务的情怀不离不休,他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生动诠释着“党员精神永不退休,为民服务的情怀永不退休”。周永开同志的感人事迹,彰显着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勇往直前。
人到一定年龄会面临退休、离休,但是党员身份却永远不会退休、离休。因为对于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来说,严于律己的作风不会退休,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会退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退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汇聚到永远年轻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上,有限的生命才会青春永驻。
党员干部要像周永开同志那样,满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目前,我省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周永开同志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无论你在职还是处在离休退休状态,都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生命不息,为党奋斗不止。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八小时内要严以律己、乐于奉献,八小时外也要同样严格要求自己;对于离休退休的共产党员来说,工作离休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也要像周永开同志那样,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党员精神永放光彩。
上一篇:革命信仰生生不息
下一篇:让红色信仰融入潞河学子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