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原创话剧《船歌》在京成功首演唱响改革开放40年主旋律

2018-09-30 22:00    人气:

原创话剧《船歌》在京成功首演唱响改革开放40年主旋律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船歌》在经过了一年多的采风创作,一个半月密集的排练、打磨后,于9月21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正式拉开了首场演出的序幕。《船歌》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打造的作品,也是2018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参演剧目。

《船歌》由刘深编剧,姜涛执导,演员韩文亮、原华、李建鹏、师悦玲、郭犇、马迎春等参与演出。描写了特区一个小渔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刻画了以渔民出身的梁海涛和外来打工妹林秀英为代表的特区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对新生活的向往,书写了他们的青春与爱情,咏唱了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人物原型改编 讴歌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原创话剧《船歌》在京成功首演唱响改革开放40年主旋律

“保持航向,前进!”伴随着一声声特区建设的开山炮,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画面,韩文亮饰演的船长梁海涛站在“渔鑫一号”渔船上,身着工装,带领全队渔民,开启了特区改革的磅礴新篇章。

《船歌》从2017年7月便开始筹划,主创人员多次深入深圳、厦门、汕头、珠海等经济特区,从构思到形成大纲、初稿、反复修改,组织专家论证,历时整整一年的时间,目前已是第六稿剧本。据编剧刘深介绍,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从一艘渔船起家, “一网一网地捕捞,一船一船地运输”,经过40年的奋斗,发展成为一支拥有近二十艘大型远洋渔船的船队,并带领全村发展致富的故事仍被当地人津津乐道。梁海涛的扮演者韩文亮也被原型人物感动,“他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知恩图报、靠自己的双手拼搏的人。”

原创话剧《船歌》在京成功首演唱响改革开放40年主旋律

原华在剧中饰演了一个从井冈山来特区的打工妹林秀英,她一出场,在倾洒着阳光的大榕树下,听着海浪声与渔船回港的马达声,看着渔村盖起的小洋楼,一脸憧憬地说:“这里是特区,是梦开始的地方,只要肯干实干,就一定能实现梦想。”把18岁少女初来乍到的欣喜、不安、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从18岁的打工妹演到58岁管理着拥有500名员工的女企业家,原华坦言:“时间跨度大,塑造起来有难度。”为了找到18岁少女的感觉,她听了许多八十年代的歌曲,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找回了初心。

除了渔民梁海涛、打工妹林秀英,《船歌》也为观众展现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比如为一己私利偷走渔船而后浪子回头的曾祥发、基建工程兵转业参与特区建设的马三强,以及有知识、懂管理的特区“二代”梁嘉瑞、何晓彤等。“我们在写实的元素里加上诗意、浪漫的创作观念。”导演姜涛表示,《船歌》既有历史又有生活,更多的是展现特区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8米渔船惊艳亮相 舞台美术还原40年巨变

舞美设计申奥将一艘全长8米的木质渔船和高达7米的榕树搬上了舞台,通过对渔船的分解组合,演绎出剧中人物多个生活场景,如小卖部、小吃店等,阐释了“以船为家”的概念和扎根沃土、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寓意。此外,激情澎湃的配乐、海浪拍击的音响效果,也将特区人民破浪前行的拼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八十年代的红头绳、大彩电,到九十年代的夹克衫、大哥大,再到21世纪的小洋装、高跟鞋,《船歌》的服化道完美地还原了特区40年的变化。“三转一响一咔嚓”、“马达一响,黄金万两”等具有年代感的名词也唤起了观众的回忆,令人忍俊不禁。散场后,观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缝纫机、照相机、自行车这些老物件看着特别亲切,一下就把我们带回到当年的生活。” 随着剧情的推进,“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自贸区”等近年来耳熟能详的名词更是突出了该剧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基建工程兵之歌》词作者洪科听说国话创排《船歌》非常激动,在听了几段剧中音乐后,洪老师表示:“《船歌》这部剧的配乐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军营岁月,勾起了我们基建工程兵当年建设特区的美好回忆。”

多个场景引观众共鸣 6岁女孩秒变小粉丝

“那个年代的人们感情表达很含蓄,但又真挚动人,特别是剧中徐慧敏和马三强确认心意的时候,配合着两人身后舞台布景的合二为一,有打动人心的效果。”首演结束后,观众李伯犀这样说。

婚礼现场的一幕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得知渔村建设急需帮助时,新郎梁海涛毅然决然地脱下西装,换上工装,哪怕一个人、一艘船也要帮渔鑫村解决燃眉之急,在他的带动下,渔民们一呼百应,纷纷伸出援手,响应特区建设,众志成城的场景感人至深,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演出接近尾声,为了保护海洋生态,促成新船下海,梁海涛含泪淘汰了伴随自己40年的旧船,移交村史馆。在与老伙计话别时的一段独白,成了当晚演出的催泪弹,“它是新的渔鑫一号,它作为领航船,永远会冲在最前方!”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多媒体背景出现了一艘崭新的现代化远洋渔船,与舞台上的旧船交相辉映,很多观众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剧中‘特区二代’弘扬起父辈的精神,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更好地发展渔业、进行城市建设,观念和理念的更新才是改革开放40年给人们带来的最深刻的影响。”观众感慨地说。

演出结束后,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表示了对《船歌》的喜爱。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位老教授搀扶着老伴前来观看,并从专业角度评价了《船歌》的化妆设计,“从矛盾发展到相互融合,人物妆面的不断变化展现了时代意义。”北京第24中学的三十余名教师党员也前来观看,青年教师暖暖表示,这部戏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进步和变化,作为教师也觉得真实、贴近生活。最让人惊喜的是,,一位首次观看话剧的6岁女孩杨晓涵,在演出结束后秒变“小粉丝”,拿着节目册来到后台,向韩文亮、李建鹏两位演员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并与偶像合影留念。

更有特区建设的亲历者被题材触动,自发买票前来观看,并在网上留言称,“全剧结束前,男主角独白:我们这艘船已经走到今天,我们绝不开倒车,绝不向后走!赢得观众热烈鼓掌。我被剧中的故事打动,多次热泪盈眶。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就在这里,见证了这个故事的演变发展,我们这些亲历者,建设者,怎能不感同身受,心心相印呢。全剧结束时,我们站立起来长时间鼓掌,向一群勇敢可贵的艺术家们致敬!”

据悉,原创话剧《船歌》首轮演出将持续到9月25日,受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邀请,在结束北京的五场演出之后,将于11月17日-18日登陆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两场,以飨沪上观众。(李渊玮)

(责编:汤诗瑶、吴亚雄)

上一篇:“RUYI如翌”袁媛:中国原创设计需要保护,更需时间成长

下一篇:《戏精守护者》五军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