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展大会明天开幕 1213名海内外江苏籍知名人士共聚南京
江苏发展大会明天开幕
1213名海内外江苏籍知名人士共聚南京
世界再大,这里是家!江苏发展大会5月20日将在南京召开。昨天,江苏发展大会组委会在江苏大剧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介绍大会的筹备情况。据介绍,大会共有1213名来自海内外的江苏籍知名人士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22岁。截至目前,组委会已收到嘉宾各项建言献策1200多条。
1213名老乡共聚南京
“江苏最强朋友圈”上线啦!都有哪些名人大咖参与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据江苏省委副秘书长、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杨根平介绍,江苏发展大会,邀请对象为江苏籍和在江苏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知名人士,以及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获得江苏荣誉公民、江苏友谊奖的外籍人士。在邀请顺序上,他们是按照“先海外、再省外、后省内”的顺序,分界别制定邀请标准,分批开展邀请。
截至5月16日,确定参会嘉宾共1213人,其中海外414人,省外370人,省内429人,汇聚了各领域的知名人士。1213名嘉宾分为9个界别。其中,人数最多的数工商界,有384人。其次是科技界,有250人。
“嘉宾中,年龄最大的85岁,是国医大师夏桂成。最小的22岁,是奥运会跆拳道冠军赵帅。”杨根平说。据介绍,很多人关注的大咖都会来。
各个环节都精打细算
这两天,海内外嘉宾已经开始陆续到达南京。“来得最早的海外嘉宾,5月15日已经来宁!”据杨根平介绍,江苏发展大会的志愿者,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流苏”。此次组委会从8所高校招募了1100余名志愿者。
而大会的筹备组织工作,按照“隆重、热烈、务实、简朴”的要求进行,突出节俭办会。对嘉宾接待等必须开支的经费,也尽量从紧掌握、能省则省。“参照国际惯例,嘉宾往返费用自理,组委会负责嘉宾在江苏期间的食宿费用。”杨根平介绍。
已收到1200多条建言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公布了江苏发展大会的活动安排。今天晚上,嘉宾们将在江苏大剧院观看“家在江苏”文艺演出。
明天上午,江苏发展大会开幕式在江苏大剧院进行,下午举办江苏发展论坛以及各类主题论坛。5月21日,各设区市将结合实际组织与会嘉宾开展返乡考察、探亲访友、合作交流等特色活动。
此次江苏发展大会的主题是“约在江苏,共筑梦想”。“家乡能为嘉宾做些什么,嘉宾想为家乡做些什么?组委会围绕这一主题做好嘉宾双向对接工作。”
据杨根平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共汇集嘉宾需求信息1053条、建言献策1200多条,有具体合作意向的需求57项。各设区市积极谋划落实返乡考察交流活动,让参会嘉宾到家乡感受乡音乡情,了解发展变化,共谋发展合作。
发展大会“永不落幕”
杨根平还透露,江苏发展大会以后每两三年举行一届。而江苏发展大会以“永不落幕”为目标。在大会闭幕期间,组建大会秘书处,作为大会常设工作机构,并设立工商、科技、教育、医卫、文化传媒、规划建设等小组,分界别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在今后的活动形式上,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邀请海外省外人士回家乡,又在海外、省外就近就地开展活动。
日程
首届江苏发展大会 主要活动一览
1、5月19日上午,海内外嘉宾在建邺区青奥森林公园共植“江苏乡贤林”,嘉宾植树后,安排其签名并制作二维码,便于日后了解察看。
2、5月19日下午,嘉宾分五条线路参观南京,包括南京知名的景点夫子庙、牛首山旅游文化区、大报恩寺遗址、中山陵等。
3、5月20日上午,江苏发展大会开幕式及江苏发展论坛,10名海内外嘉宾代表发言,建言江苏改革、创新、发展。
4、5月20日下午,各类主题论坛,包括紫金山科技创新讲坛、扬子江工商峰会2个主论坛,以及教育、健康、文化等7个专题论坛。
人物名人大咖从世界各地回到南京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偕夫人、国际一级作曲家兼演奏家卞留念、羽毛球世界冠军赵剑华、澳大利亚帝都集团董事长田飞……昨天,是江苏发展大会参会嘉宾的报道首日。不少嘉宾从世界各地回到江苏,来到南京,感受乡音乡情,了解发展变化。
游子归家,他们回故乡最想做什么?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不少嘉宾都说回家。“很久没有回来了,所以第一件事先要回家看看父母,再和一起球场上奋斗过的战友叙叙旧。”江苏发展大会与会嘉宾、羽毛球世界冠军赵剑华说。
江苏发展大会与会嘉宾、杜克大学医学院教授、肿瘤研究所所长魏庆义则说,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除了见见亲人外,他还想尝一尝淮扬菜里的大煮干丝。
江苏发展大会受邀嘉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马绍孟从北京坐高铁来南京,下车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张地图。马绍孟虽然是江苏淮安人,但他是在南京参军的,这是他革命的第一站。“南京变化太大了!”马绍孟在地图上寻找着曾经熟悉的西家大塘、玄武湖、解放门、鸡鸣寺,他说这次回来一定要去看看,找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被誉为中国“音乐鬼才”的卞留念,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昨天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去瞻园吃包子。“我每次回南京都要去吃包子,下火车前就跟老板联系好说给我留位子,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乡情
七成海外嘉宾提出要“回乡看看”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毛庆
大会选择5月20日这天,不少人猜测,是不是因为“520”的谐音是“我爱你”。对此,该负责人表示,这种解释纯属巧合,因为今年2月才确定要召开江苏发展大会,筹备需要一段时间,5月份天气不冷不热,比较舒适。而且5月20日的第二天就是农历的小满节气,寓意“丰收在望,还需努力”,也符合这次发展大会的主旨。
据介绍,本次大会突出“联谊、乡情、交流”,围绕“家乡能为嘉宾做些什么,嘉宾想为家乡做些什么”。
“在前期邀请对接的过程中,七成以上海外嘉宾提出想‘回乡看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省里的主会场活动,包括南京在内,围绕乡情、交流和联谊,13个设区市也策划了丰富多彩的自选动作,力邀嘉宾们回家乡看看。比如,南京请嘉宾为南京发展建言献策,常州邀请嘉宾登高撞钟祈福,泰州召开返乡座谈会等。
资讯
江苏发展大会新闻中心昨启用
江苏发展大会新闻中心昨天正式启用,为近400名境内外参会的记者提供相关服务。
作为记者的“大本营”,新闻中心全天候开放。该新闻中心设在江苏大剧院四楼。新闻中心设新闻发布厅、记者工作区、媒体采访区,面积近600平米。记者工作区内设有36台电脑和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并配有无线wifi,让每一个走进新闻中心的记者都能在第一时间把大会的消息发布出去。另外,新闻中心还配置了UPS电源保障,即使临时断电,这里也不会受影响。
游览
志愿服务倡导南京文明旅游风尚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于飞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把微笑留下,把垃圾带走”……在南京各个景区景点,这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记者获悉,通过广泛宣传倡导,南京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旅游氛围,而通过志愿服务倡导文明旅游在南京也成为新风尚。
去年,中山陵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选树为旅游行业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是江苏省唯一入选景区。记者了解到,除了日常的文明旅游工作外,景区内还活跃着文明志愿者“小分队”,每到节假日和黄金周,中山陵园管理局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在宁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一支80人的文明志愿服务力量,就会在景区人流量集中的苜蓿园地铁站、明孝陵金水桥、中山陵博爱广场、紫岚里街区设立4处固定的“文明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提供道路指引、旅游咨询、景点宣介等文明服务,帮助游客在景区内畅通便捷地到达各个游览目的地。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来自南师大的博爱志愿者们在中山陵博爱广场、明孝陵金水桥开展“我为文明旅游点赞”主题志愿活动。通过在微信“朋友圈”晒文明旅游,引导市民游客身体力行践行文明旅游,宣传文明旅游,用“朋友圈”传递文明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使文明旅游真正深入人心。而在夫子庙风光带景区,除了大学生志愿者,秦淮区旅游局还邀请附近居民在主要景点进行文明劝导的志愿工作。
上月,“南京旅游志愿者服务站”在玄武湖率先设立,主要职责是协助做好全市旅游志愿者的注册服务、组织培训、活动开展和志愿服务记录等工作,直接服务于全体旅游志愿者,市民还可以直接在工作站注册成为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