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2017感动山东"人物侧记

2018-09-25 05:10    人气:

  新华网济南12月28日电(张伟)齐鲁大地,有“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有“三万里河东入海”的黄河,有“平地涌出白玉壶”的趵突泉……

  儒学源地,有“万世师表”孔子,有“兵家至圣”孙子,有“豪放”与“婉约”并立的“济南二安”……

  在山东,还有他们,平素不为人所知,没有轰轰烈烈的伟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有的只是数十年的任劳任怨,有的只是点滴爱心汇聚成流;他们,用自己的善念和奉献感动了众多网友,用平凡的善举闪耀着山东人的优秀品格和历史积淀。

  12月28日,“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17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揭晓,“小巷总理”陈叶翠,“时代愚公”马广业,“‘小绿皮’的妈妈”赵新华,“捐髓救母”高明杰,“月亮姐姐”许振珊,“生命舞者”孟凡芹,“战地工程师”孙平祖,“划船校长”文继华,“面塑奶奶”高桂英,“铁肩道义”任希岭等10位当选。

  奉献,在于担当

  一个因病去世的居委会主任,悲痛了一座城市。她是全省第一位直选出的“小巷总理”,倾多年心血把社区变成了“人和乐居”;她一副弱肩,却是不少居民心中的“靠山”。33岁就投身济南社区的陈叶翠,擎着一颗大爱之心,用真心换真情,以党心聚民心,赢得了一方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她曾说:“奉献社区是我无悔的选择,我将用我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社区建设,做人民的好公仆。”

  搬山填沟、修路丰山、治水兴村,自1989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马广业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谱写了的新篇章,堪称“九十年代新愚公”

  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马广业带领200多名治路大军,苦干了15个年头,共搬运土石42万立方,可装满7万多辆卡车,用一双双长满厚茧的手,靠肩抗、车推、筐抬,硬是在悬崖和山涧里啃出一条8530米的出村路,圆了全村几代人渴望走出大山的梦想。

  在南苏丹一待就是八年,孙平祖经历了生死的考验,遭受着疾病的折磨。

  孙平祖告别新婚妻子,挥手年迈双亲,八年海外工程,九个境外项目,白天盯现场,晚上加班熬施工方案。凭着过硬的海外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被公司任命为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一期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八年中,他两次目睹和亲身体会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每天升起的太阳和营地内的子弹壳见证了那段日子。

  坚守,源于信念

  “全中国最慢的绿皮火车”,从18岁到54岁,36个年头,赵新华把所有的青春时光都交给了这个晃晃悠悠行进的“绿皮车”。

  从山东淄博开往泰山的7053次列车,全程184公里,途径23个车站,时速只有30多公里,走一趟下来需要近6个小时。每天总有赵新华忙碌的身影,她与小绿皮朝夕相伴,勤勤恳恳,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顺利踏上回家的路。她也常常告诉女儿,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发好每一班车,做好一名合格的铁路人。

  一年的义工是热情,两年的义工是善良,那20年的义工生涯又是什么呢?

  正如许振珊论坛的名字,“月亮姐姐”,带给黑夜最珍贵的光明,为人间送来希望。从1997年开始,致力于公益活动已经20年。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的许振珊,坚持从事义工工作,不求名利,无私奉献,回报社会,在平实的生活中书写着人生的精彩篇章。

  对于身体残疾的老师孟凡芹来说,进行看似简单的站立讲课40分钟,并且自如的书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为了书写方便,她丢掉双拐在讲台上做“跳跃”运动,全身的重量全压在一条腿上,40分钟的跳跃,数得清的秒数,数不清的次数,她常常酸楚得感觉就要坚持不住,每当这时就用手扶着讲桌稍事休息,并千百次的告诫自己,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就这样,一站就是十九年,征服了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

  文继华既是校长,也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他还承担着留守儿童的接送任务。

  文继华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由于路途遥远,很多学生又住在另外的小岛上,上学不方便。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耽误课程而辍学,文继华每天划着小船专门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样划船来回,文继华坚持了28年,也成了微山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爱,蕴自平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高中生,用捐髓救母的故事,证明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

  母亲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急需做骨髓移植手术,14岁的中学生高明杰提出用自己的骨髓救母亲,做骨髓穿刺以及凝血等几十项检查,几次晕倒在妈妈怀里,尽管疼痛难忍,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着,没有掉一滴眼泪。高明杰的骨髓血输入母亲体内,高明杰的造血干细泡输入母亲体内,手术顺利完成。

  在济南黑虎泉公园附近,有一个面塑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她就包吃包住、分文不收地向家庭困难的学生传授面塑技艺,一直坚持至今。

  多年来,高桂英捐出的善款总额已近百万元,摆摊收入和退休金几乎都捐了出去。2012年,高桂英曾受邀参加电视节目,“有公司得知我的事愿资助50万,当时就想着能换个大屋了。”可钱刚到手,她得知有位尿毒症患者没钱手术,“把钱又捐给人家了。”

  任希岭是一名中央储备粮滨州直属库员工,妻子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老母亲年迈卧床。

  一边是万千粮农的切身利益,一边是重病缠身的母亲和妻子,任希岭用一字铁肩全担起。一边在苦涩压抑的病房中拥抱希望,一边含泪返回收购现场。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中,冒酷暑、战高温,让广大农民卖“放心粮”“舒心粮”“满意粮”。重情守义诠释爱的真谛,恪尽职守铸就“大国粮仓”。

  道德的力量春风化雨,精神的传承惠及千秋。在沂水河畔,在胶东的山丘旁,在鲁西的原野上,在你我的身边,个个类似的平凡“小事”每天都在进行,皆在展现人世间的爱,凸显“草根”的力量。(完)




    相关报道

上一篇:首届“廉洁佛山年度人物”宣讲活动启动

下一篇: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