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选房丢了“资格”街道帮解燃眉之急 敦化路街道工作人员收感谢锦旗
居民王寅忠的姑姑为街道工作人员李伟(右)送上锦旗。
半岛记者 李丰 通讯员 冷姣报道
本报讯 8月12日,敦化路街道社工科工作人员李伟收到了一面崭新的锦旗,上面写着几个金色的大字——“体察民情民意,解决民忧民难”。原来,这是辖区居民王寅忠的姑姑送来的,“感谢敦化路街道,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事情还得从8月3日说起,在王寅忠准备参加全市最后一批经济适用房选房的前一天,发现准备的资料里少了一页重要的材料——《住房保障资格准予登记通知书》,“当时那个急啊,抽屉翻了个遍,通知书就是没找到,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叫着家属、亲戚都来帮忙,就差把家里翻个底朝天,但是通知书还是没找到一丝影子,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事就要泡汤了。”回想起当日的情景,王寅忠仍心有余悸。全家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王寅忠当时吓瘫在沙发上,觉得选房无望了。据了解,王寅忠户口在敦化路49号,本人无房,且身体情况较差,跟家属一直借住在亲戚家。这次的选房,是他梦寐以求的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的机会。
当晚10点,陷入困境的王寅忠拨通了西吴社区工作人员孙红丽的电话,将情况反映给了社区,询问是否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因为在之前工作中了解到《住房保障资格准予登记通知书》是选房必须具备的材料,一旦没有就无法参加选房,而且8月4日又恰逢周日,工作人员都在休息,孙红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联系了敦化路街道社工科工作人员李伟。接到社区电话后,李伟顾不上照顾孩子,紧急联系第二天在选房现场的区住房保障一中心工作人员,请其帮忙协调市住房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落实到只要没有通知书就无法签合同选房的情况。为了不耽误居民选房,从晚上10点到11点半,李伟忙前忙后,通过电话和微信等形式,前后沟通十多次,终于确认区住房保障一中心工作人员将于第二天一早为王寅忠补发《住房保障资格准予登记通知书》。得到答复后,李伟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通知了王寅忠。
8月4日早上八点多,王寅忠在区住房保障一中心领到了补发的通知书,当他赶到李沧区选房现场后,距离叫到自己的号码只隔了短短的3分钟。最终,王寅忠顺利选上了称心如意的房子,事后,他给社区回电分享了这个好消息,由衷地说;“姐,我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昨天晚上觉得天都塌了,这对你们可能只是一个小事,但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谢谢,谢谢!”后来,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王寅忠的姑姑为李伟送来了锦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都是日常为民工作的小事,没有想到居民却放在心上,郑重地送来了锦旗。”敦化路街道社工科李伟在收到锦旗后说道。其他科室党员干部听说后也表示,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做不负人民、无愧人民的新时代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