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驼背的手工木雕师

2017-03-18 20:53    人气:

  “这是仿古朱纱窗架,这是桌角的木雕花纹……”3月7日,在深泽乡森屋村西华坑口残疾木雕师潜德法家中,他指着堆放在身旁的木雕作品,向记者一一介绍。

  潜德法今年42岁。小时候,家庭条件虽然算不上富裕,但父母勤劳能干,他的童年生活也算过得快乐。然而,这个普通的家庭却因为父亲的意外去世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潜德法说:“我父亲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这意味着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我还有一个哥哥,母亲一个人没有办法养活我们。迫于生计,我和哥哥初中一毕业,就出去找工作,当时自己没有文化,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去厂里做繁重的体力活。”日复一日,长时间繁重的体力活导致当时年仅16岁的潜德法出现后天性发育不良症状,“每天都要背很重的东西走很多路,慢慢的,我的后背开始隆起,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我是因为长期干活,再加上年纪太小,正处于发育阶段,导致发育畸形,治疗费用要5000多元。一听到要这么多钱,我想都没想就放弃了治疗。当时我在厂里干活,每天只能赚5.5元钱,这么高的治疗费用,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潜德法说。

  迫于经济条件限制,最终放弃治疗的潜德法开始变得沉默寡言。“那时候,心里很自卑,看见别人能跑能跳,自己却变得与他们不一样,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那段时间特别想我的父亲,如果他还在,家里就不会变成这样,如果他还在,他一定有办法医好我的背。”

  由于不能继续从事繁重的体力活,潜德法只能辞去原来的工作。1994年,潜德法偶然得知在外工作的舅舅正在做雕刻生意后很感兴趣,根据自身情况,潜德法认为木雕正适合自己。在舅舅的帮助下,潜德法正式开始学习雕刻。可是,接触雕刻的他并没有什么天赋:“舅舅让我在木头上刻字,用这种方法练习基本功。刚开始手不灵活,刻刀老是划着自己。”潜德法说着撩起袖子,手背上的道道疤痕至今清晰可见。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手艺,潜德法每天勤学苦练。别的学徒一天最多练七八个小时,他最少练十个小时。“每天就是刻木头,常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潜德法说。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潜德法的雕刻手艺慢慢有了提高。1995年,在舅舅的介绍下,潜德法去了广东一家木雕厂,在厂里结识了妻子黄彩虹。2004年,潜德法与妻子一同回家结婚,之后便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木雕加工坊。

  回想起自己的前半生,潜德法叹了口气说:“还好当初我没有自暴自弃,也许命运对我是有一些不公平,可是正因为这样,我才更应该善待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浙江诸暨:传统手工面“添彩”(2017.3.11)海外版3版

下一篇:女子书画手工作品展开展 市民可免费参观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