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邻居做手工活儿的热心大姐
安大姐拿着织好的手工品
沈河区双鑫友好家园内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安大姐,经过她的一双巧手,废弃的抹布也能变成精美的桌布。拖鞋、袜子、帽子、围巾……只要是可以想到的家用物品,安大姐就能用毛线针织出来。然而,让安大姐能在社区“扬名”并不光是她的手艺,而是安大姐的热心肠。邻居家中有需要的手工针织品,安大姐便默默地记在心里,精心地挑选毛线后,像及时雨一样送到有需求的居民手中。
给大门戴上针织“手套”
“年轻的时候我在大东那边居住,当时因为好奇就和邻居学了学。”出于对手工针织品的喜爱,67岁的安桂凤在退休后重新拾起针线,学习手工针织。“我一有时间就拿出针线比划比划,小区里的邻居们都知道我有这样一个兴趣爱好,谁家有不用的毛线和布料就送给我,我也拿这些物料给大家织一些拖鞋、袜子。”
安大姐是一个细心的人,今年冬天天气十分寒冷,安大姐发现居民在出门时,不愿意碰触冷冰冰的门把手。安大姐想了一个办法:“人手冷可以戴手套,既然我没办法给每个人做一副手套,就给门把手装上‘手套’吧。”有了这个想法后,安大姐买好毛线,日日夜夜赶工,终于在天气变得更冷前,将“手套”装在了单元门把手上。
针织鞋套“扬名”澳大利亚
一次闲聊中,安大姐得知邻居张阿姨一家在澳大利亚做牛肉分割的工作,由于工作环境潮湿,一天工作下来,鞋子被浸湿了,双脚冰凉。安大姐回家后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琢磨了几天后,她决定给这家人做个鞋套。“我去商城购买那种耐磨的毛线,织好鞋套后,再在鞋套的里面钩上两层厚厚的羊毛。”当安大姐把四双做好的鞋套送到张阿姨的手中时,张阿姨十分感动。
很快,这四双鞋套被张阿姨一家带到了澳大利亚,让安大姐感到欣慰的是,这四双鞋套在张阿姨一家工作时派上了大用场。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安大姐的眼神儿越来越不好使,有的时候,给邻居免费做的针织用品,往往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我很喜爱做手工针织,如果我的这些针织品能够在需要的人那里派上用场,我就会一直为他们做下去。”
本报记者 方月宁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