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东安县廖家村“扶贫地图”走红网络
图为湖南省东安县井头圩镇廖家村手工绘制的“贫困户位置概况图”。
人民论坛网10月25日讯 近日,湖南省东安县井头圩镇廖家村一份手工绘制的“贫困户位置概况图”在网上走红,让人大开眼界,网友们都亲切地称之为廖家村的“扶贫地图”。
我们在“扶贫地图”上看到,地图上手工绘制了全村的定位、交通、地形、贫困户的家庭位置,详细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上级扶贫情况、“一对一”结对帮扶名册、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规划,还标注了贫困户和扶贫责任人名字、扶贫单位、脱贫状况,连道路中的桥梁、石路、土路、硬化路等都有明确标识。该地图张贴在该村村级活动中心门口的公示栏里,虽然做工有些粗糙,但是即使是第一次来廖家村的人,都能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掌握全村的扶贫概况。
东安县井头圩镇廖家村由原玉塘、鼎锅塘、廖家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林地面积11805亩,稻田面积2965亩,山多地广、道路纵横、住户分散,有667户2458人,其中贫困户55户151人,当前还有32户83人尚未脱贫,是东安县38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为进一步方便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扶贫工作队就与村支书廖在松以及村主任陈海华商量,绘制一张比较详尽的全村概况图。
“我们村山多、路杂、林茂,外地人进村经常分不清南北。扶贫工作队驻村后,面对村里贫困群众多、扶贫队员多、山区贫困户无法卫星定位、村干部人手少的状况,我们觉得很有必要绘制一张地图,把村里的基本情况和地形地貌更直观地展现给大家!”曾当过老师、有绘画功底的陈海华欣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了一幅全村的交通图,对村里的桥梁、石路、土路、硬化路等都有明确标识,对于前来问路的扶贫队员,他就现场拿出来指给他们看。
“我们第一次来该村时,由于对自己扶贫对象的家庭住址不太清楚,需要有村干部带着去认个门子,有了这张地图,我们自己按照地图上的标识就顺利地找到了,这就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们对此深有体会。
但是笔记本容易翻烂、有时本子没有带在身上等原因,对于前来询问的队员又一时不能解释清楚,陈海华就想,我何不画一幅大地图贴在公示栏里呢?说干就干,他专门去文具店买来纸笔,重新绘制了一幅全村扶贫地图,里面加注了贫困户和扶贫责任人名字、扶贫单位、脱贫状况,并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将地图的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张贴于村级活动中心的公示栏中。扶贫工作队员老张告诉记者:“我们可以从地图上察看贫困户的分布状况和密集程度,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分布,方便贫困户出行和就近就业,而且通过地图进行交通路线规划、开展‘图上作业’也更直观和贴切了!”
随着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轰轰烈烈开展和深入推进,全村的贫困人口不断有人退出、又有新的扶贫单位和队员加入进来,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当初的泥土路建成了水泥路,之前没路的地方又规划建设了新路,新修建的冷东城际快速通道又横贯该村。2016年以来,该村已脱贫23户68人,2018年计划脱贫31户82人,到2019年,该村就只剩下1户1人尚未脱贫了。当前,驻村的扶贫工作队正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领全村贫困群众养殖东安鸡、舜皇山土猪,种植马铃薯、油菜等,增加家庭收入,并流转土地2000亩,谋划引进大户发展油茶产业,全村脱贫攻坚工作正有序推进。而陈海华也根据全村脱贫攻坚的进度,不厌其烦地对“扶贫地图”进行着重绘和更新。
“每次重新画地图对我来说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因为我从中能看到全村贫困户的退出、贫困群众生活的改善和全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变化!”陈海华兴奋而自豪地说:“以后我不仅要画村里的‘扶贫图’,还要画全村的‘小康图’和‘乡村振兴图’!”说完,他又在新更新的地图两侧写上了一副自己构思已久的对联,上联是“扶贫莫畏难,扶志治愚是关键”,下联是“党策是主导,攻坚胜利定有望”。
(东安县委宣传部刘联波 )
下一篇:阿雅娜酒店成为明星青睐的婚礼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