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精准帮扶,幸福生活全民共享

2019-05-17 13:17    人气:

五月的阳光温暖而灿烂,照在花桥经济开发区集善社区居民杨曦的脸上:“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女儿即将大专毕业,我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2008年的一场车祸,夺去了杨曦爱人的生命,也将一个小家庭碾压得粉碎。好在社区及时给她家申请了低保救助,加上打工收入,女儿学费、婆婆医疗费、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基本无忧,让她走出了阴霾,重拾了生活信心。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民生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体的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精准帮扶,不落一人。全市困难救助对象已从2017年5月的4039人减少至2019年4月的2854人,精准帮扶效果不断显现。

精准施策

帮扶“阳光”普照城乡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在贫困人群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比较大。

针对这一现状,2017年,我市出台了《关于精准帮扶因病因残困难人员的实施意见》,为城乡因病致贫家庭人员、因残致贫家庭人员和因突发重病致困家庭人员等3类对象量身制订了医疗、就业、住房等五方面19项政策措施,并将相关任务分解到民政、人社、卫计等18个社会救助相关责任部门和全市各区镇、办事处,确保精准帮扶工作持续推进。当年5月,我市还创新搭建了昆山市精准帮扶信息平台,精确实现“一户一档一策”。平台上线使用后,已完成信息共享26万余条,确保了救助的精准性。

此外,我市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多重医疗保障,制定出台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和慈善公益援助等帮扶制度,最大程度减轻帮扶对象医疗负担,为困难家庭提供长期护理、家庭医生和居家护理等贴心服务。一项项帮扶政策,让城乡困难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就业援助

变“输血”为“造血”

“十分感谢人社部门的精准帮扶,让我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以回报社会的关爱。”王晓梅说。

1995出生的王晓梅,家住花桥花安社区,父母都是残疾人,全家仅靠父亲运营残疾人三轮车赚取微薄收入。去年夏天,王晓梅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毕业,人社部门第一时间根据她的学历、专业、家庭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措施,组织她参加就业指导培训。9月,在公益性岗位帮扶困难学生公告出台后,指导她报名,最后帮助她在花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顺利就业。

一份稳定的工作,意味着一份稳定的收入,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一直是我市各级人社部门的工作重点。近年来,我市将扶贫重点对象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困难家庭及其成员实现满意就业。市人社局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策”的要求,对帮扶家庭对象的就业失业状况、就业能力、技能提升需求、就业意愿等进行跟踪登记,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就业创业状况,通过市镇村三级平台上下联动,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系列活动,强化岗位供需对接,使困难对象就业有门路、上岗有技能、赚钱有途径,变“输血”为“造血”,仅去年人社部门就开发了150个就业援助岗位,帮助89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

多方赋能

多元帮扶各显身手

4年前,当昆山爱德社会培育中心刚刚进驻高新区美丰社区时,很多社区群众和张雪芳一样都是第一次听说“社会组织”这个称谓 。“爱德经常组织我们开展活动,现在我已经是向阳花艺术队的一员 ,手工编织、非洲鼓等都是我加入艺术队后学会的。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以前,因为下肢残疾我都不愿意出门,现在我是社区里的活跃分子,而且通过掌握的一技之长为家庭增加了一份收入 。”张雪芳说。

精准帮扶,多方来助。近年来,昆山在探索精准帮扶过程中,采用政府帮扶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扶贫基本模式,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全市构建了以城乡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兜底保障为基础,以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等专项帮扶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社会帮扶、慈善互助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高水平的城乡社会帮扶救助体系。

去年,我市新增助残组织10家,并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提升帮扶困难残疾人工作能力。市级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助残志愿活动61项,招募志愿者2666人;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累计募集捐赠收入101.25万元,组织实施助残公益项目12个。多元化的社会帮扶,进一步加强了我市困难群体脱贫转化效果。(张 欢)

上一篇:_加利弗设计

下一篇:西洽会荣昌拟签约36个项目 总投资达622亿元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