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耿建翌、郝敬班、《关于展览的展览》分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三项大奖

2017-06-01 19:15    人气:

  央广网深圳5月26日消息(记者 于扬) 2017年5月23日晚,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博洛尼巅峰之夜颁奖典礼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隆重拉开帷幕。作为一个持续关注中国艺术发生发展的奖项,一年来的尝试、评估和调整已使AAC艺术中国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定的阶段。前两届主席曾对AAC的评选标准和方向做过很精辟的表述,朱青山先生认为AAC的“主要宗旨是在推进对当代艺术的评判”,黄专先生更主张要“在艺术史维度中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和现状”。本届AAC评委会承继以往的传统,以“历史视野”与“评判当代”为主导来考察当代艺术现象,同时也更注意艺术界的脉动、转化和新思想的萌芽。艺术评选与体育竞赛不同,没有量化的标准可依循,但AAC艺术中国作为公众事件,其评选也对未来承担着责任。

  

耿建翌、郝敬班、《关于展览的展览》分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三项大奖

  

耿建翌、郝敬班、《关于展览的展览》分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三项大奖

    本届AAC艺术中国的评选由郑胜天担任评委会轮值主席,并邀请汪悦进 (Eugene Y.Wang)、杜柏贞(Jane DeBevoise)、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华睿思(Keith Wallace)、大卫·乔斯利特(L David Joselit III)、朱青生、鲁明军、王璜生共9位国内外权威专家组成本年度评选委员会阵容。在经过激烈且慎重的终评后,本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三项大奖依次开出。其中《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获得“年度出版物”大奖,郝敬班获得“年度青年艺术家”奖项,耿建翌获得“年度艺术家”奖项。颁奖典礼现场,AAC评委会轮值主席郑胜天首先致辞谈到:“AAC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评选已进入第十一年,这个奖项得以持续发展要感谢雅昌、AAC理事会和赞助单位的支持。而由全球60余位专家和学者组成的AAC顾问委员会也为AAC的学术性提供了保障。在此我要特别提到上届AAC的轮值主席黄专,虽然他于去年不幸离世,但?专主张的“在艺术史维度中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和现状”以及他所提出的“历史中的当代”命题是为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本届AAC的评选委员会也在此基础上对艺术家和出版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一致认同的结果,我们希望这会是一个众望所归的选择。”随后,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先生表示:“在中国的当代艺术评选里,能够扎扎实实保持公平、公正的学术性,并坚持11年的寥寥无几,但AAC坚持下来了。感谢每一位鼎力支持过AAC的朋友,让这个奖项在波澜起伏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存了公益性。从本届AAC开始,我们将以AAC的入选和获奖艺术家为基础,选出100位最具艺术价值的艺术家,通过云技术记录他们的作品和展览做成雅昌AAC云大书,并把这本书捐给各大院校,未来我们还将把这本书带到更多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让艺术走入中国的各个角落。希望通过AAC,让中国当代艺术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

  

耿建翌、郝敬班、《关于展览的展览》分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三项大奖

    作为AAC艺术中国颁奖盛典的举办地,故宫博物院为AAC的持续有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致辞中深情回忆了故宫与AAC合作点滴,同时将故宫博物院这些年发生的重要变化展现在观众眼前。单霁翔说道:“这些年故宫将红墙内的临时搭建陆续拆除,恢复了古建筑原貌,并启动了每日8万人的限流措施。在逐步扩大开放面积的同时,也让紫禁城太和殿内六组电子灯光同时亮起,一扫往日从殿外围观时的阴沉灰暗。

  

耿建翌、郝敬班、《关于展览的展览》分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三项大奖

    郝敬班摘得“年度青年艺术家”奖,接下来揭晓的是在终评之前就一直备受关注和讨论的年度青年艺术家奖项,关小、郝敬班、林科、马秋莎和赵赵这五位获得提名奖的艺术家,在创作上都或多或少地用到了新媒体材料,而他们的实践也体现了当下青年艺术家创作中的两种取向:一类是立足当下的同时回望历史,将正在被遗忘的历史片段和个体经验带入到当代语境中,给予观众某种时代的共鸣和错位。另一类则是关注自身感受,将超越叙事的即时感官体验提炼至作品当中。对于这两种趋势,评委之间也产生了非常激烈的争论,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方才达成一致,由郝敬班获得“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奖项由汪跃进揭晓,郝敬班最终摘得“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汪跃进代表评委会宣读了郝敬班的获奖理由:“郝敬班的散文电影装置是主体声音的肖像。音响与画面、可视与缺失、个人与集体、此时与彼时在作品中纷呈,以追踪永逝的历史体验和可待追忆的情怀。主体认知的错位成为艺术架构:影像冷静注目当下的陈迹;声音失落于对幸酸往事的追忆。镜头记录物换星移,却没有流于俗套的社会政治叙事、或是常规怀旧与低廉伤感。作品营造了内敛思考的主体氛围,但又不沉溺于个人自恋。年轻的艺术家并非前辈的心路历程的同路人,却以历史情怀和主体意识的音画媒介追踪了几十年中国人的集体与个人的情感心迹,为几经分崩愈合的主体意识的系谱续写了新的篇章。”奖杯由博洛尼集团CEO蔡明和凯伦·史密斯颁出,郝敬班的朋友王天天代领了奖项。远在法国的郝敬班通过视频表达了对AAC艺术中国的感谢,对于此次获奖她表示:“感谢关注我工作,并给我肯定的所有人。在今天这个世界,交流是越来越重要的东西,我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并更加清晰表达我的所想所感,期望我的作品将会对艺术的交流起到帮助。”郝敬班1985年生于山西,2007年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获媒体和传播学学士学位,2010年于伦敦大学学院获电影学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6年6月8日,郝敬班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了最新个展“新倾向:郝敬班”。本次展览以郝敬班历经3年时间调研、创作的“北京舞厅”系列为起点。舞厅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即已登陆中国,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短暂地流行于北京的各个阶层,随即在数十年之内销声匿迹,而最终在“改革开放”之后重现于公园与广场。通过展现这一历史的跨度,郝敬班探索了人与社会宿命式的偶然与必然、文化风尚的演变,以及意识形态更迭的深层互动。《你在那儿,当时怎么样?》是“工厂”系列的第一部分,她回到祖辈与父辈工作的钢铁、铜矿公司,遵循“劳动的影像逻辑”,以平实的影像语言描绘实地生产与工人劳动的场景,力图呈现劳动自身的形态。“年度青年艺术家”颁奖之后,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和百度公司副总裁尹世明公布了双方将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建“互联网+艺术”新生态的计划。尹世明在致辞中表示:“与雅昌文化集团共建“互联网+艺术”新生态,百度将结合雅昌在全球范围内最完整、应用最广泛的艺术品数据,发挥自身在人工智能科技的优势,对珍贵的艺术资源进行存储、管理、分析,为公众提供权威的艺术信息服务,使其价值释放到最大。”万捷则谈到:借助百度强大的百度云等科技手段,雅昌24年来积累的艺术家、艺术品等珍贵资源将成为“永恒”,完整地得到保存。这一方面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更便捷、更全面地获得艺术信息,让艺术之美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据悉,在“互联网+艺术”新生态中,双方将联合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依托百度人工智能、百度云技术资源,开展雅昌集团信息化建设。第一阶段,双方在艺术家、艺术机构、美术文博机构等的授权和支持下,将在“文化艺术机构全景地图,艺术类及非遗百科词条,百度传课”等版块展开深度合作。

    耿建翌获得“年度艺术家”大奖以表彰在2016年度对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在个人创作中有所推进的年度艺术家大奖,是评委会在终评过程当中讨论最为深入和集中的,因为该奖项除了观照了各位艺术家的整体职业生涯,还要以他们在2016年展览和创作所取得的艺术进展作为最重要的着眼点。入围本届年度艺术家提名奖的包括耿建翌、何云昌、宋冬、杨福东和余友涵,经过评委会长时间的讨论,最终耿建翌获得了第十一届AAC年度艺术家大奖。奖项由评委王璜生揭晓并宣读了耿建翌的获奖理由:“耿建翌把艺术实践视作质疑“万物”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没有一切是理所应当的。尤其“投影顽固”现场那些微小但又微妙的投影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人类如何透过艺术棱镜映射这个世界的不懈探索。还挑战着所有美术馆的参观者们,他的呈现令人好奇,使人不安。这些动态的碎片所传递出的情感正是耿建翌对哲学、身份和生活的态度的体现,就像他的艺术一样,它们拒绝被盖棺定论。这些都使得耿建翌获得这个奖项实至名归。”随后,奖项由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颁出,耿建翌的好友张培力代领了奖杯。耿建翌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到场,他同样通过视频表达了获奖感言:“如果我没有学艺术,我对生活的观察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地步,我的生活也将由此变得空白,所以我由衷的感谢艺术。”张培力随后补充说,他今天下午问了耿建翌,如果他获奖了他最想说什么,耿建翌干脆地说了三个字:“爱你们!”耿建翌,1962年生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1985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系油画专业(现中国美术学院)。1986年他与张培力、宋陵、王强、包剑斐等艺术家发起艺术团体“池社”,成为中国最早的观念艺术团体之一。90年代,耿建翌发起的明信片展“同意11月26日作为理由”和“45度作为理由”成为中国观念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耿建翌是中国当代艺术之80年代中期以来涌现的很多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之一,而且他延续了这种开拓,探索着如何表达自己的体验,他既以此为作品的目的也以此为作品的方式。2016年9月24日,OCAT上海馆举办了耿建翌个展“投影顽固”,展览展出耿建翌为OCAT上海馆场地定制的最新影像装置,作品延续了耿建翌长期来“去作品”的创作态度。“投影顽固”四个字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整个展览是机械性媒介相关的录像;另一方面是暗示观看的方式。展览利用展厅A、B空间展示艺术家耿建翌2016年创作的最新影像装置作品。展览保持了耿建翌长期以来“去作品”的创作态度,在艺术家的改造下,五种具备投射影像功能不同款式的手持照明灯和信号灯,将展厅内部二十二根清水混凝土支柱转化成影像的反应载体,并通过迷宫般的墙体将柱子一一隔离,使观者产生对于日常生活、时间、整体、孤立之间关联的思考。

上一篇:上海闸北区展览设计装修公司哪家好

下一篇:“互联网+陈列展览”科技手段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