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成为城市竞争重要砝码
会展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开放的窗口、标志和缩影。会议和展览的繁荣,不仅成了一个城市积聚财富的重要渠道,而且还是增长无形资产、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方式。根据国际上的统计,会展业给当地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是9:1。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最新发布的 《2018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经济贸易展览总数达10889场,展览总面积达14456万平方米,全国主要会展城市展览业保持平稳发展,一二线展览城市是支撑中国展览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性力量。
近年来,各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纷纷将会展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国际城市建设重要载体,“软硬兼施”,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加码产业扶持政策,提升首位度,发挥引领力。会展业步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
上海
环境支撑服务保障持续优化,会展经济进入“加速跑”阶段
作为“老牌”会展城市,上海一直牢牢占据着全国乃至全球会展业的 “头把交椅”。2018年,上海以994场展览、1906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高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分别占全国的9.13%和13.19%。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利用率超过70%,属于全球领先水平。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会展业的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等指标,已居全球前列。
今年前四月,上海举办标志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国际展数量达78个,同比增5.4%,占全市各类展会总数的30%;展览面积401.9万平方米,同比增6.9%,占全市展览总面积77%。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有13个,全部是国际展,总面积230.52万平方米,占全市展览总面积44.4%,其中2个超过30万平方米。2019上海车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整车近1500辆。
尤其是2018年11月5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专业观众到会参观和洽谈贸易,标志中国从展览大国进入建设展览强国的新时代,表明经贸展览作为服务贸易的窗口和平台,在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和主场外交中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体现上海会展业“国际范”越来越足的,还有它的环境支撑、服务保障、政策制度供给在不断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中再上台阶。其中,在政策制度供给方面,行业盼望多年的会展业立法,今年已被上海市人大列为正式立法项目,预计年内将要出台。作为一项顶层设计,立法的重点是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会展业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纠纷解决机制。
为了推动上海会展服务业以及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会展服务业,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会展服务业快速发展。上海此前印发的《关于促进本市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上海市国际展览占全市展览总面积的比重达到80%,展览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继续提高,集聚一批国际知名的展览业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品牌展会,大力发展会展服务业,形成功能配置合理的空间布局,构建比较完善的地方性法规和市场管理体系,建立比较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
2018年9月上海市商务委印发《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专项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从品牌展会、品牌主体、营商环境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四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其中,品牌展会目标为:到2020年,全年展览总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国际展占展览总面积的比重达到80%,单次展览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项目达到50个,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顶级展会,入选世界百强商展的展会数量超过15个;经济社会效益目标为:到2020年,会展业直接收入超过180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收入达到1600亿元以上,展会的贸易平台和风向标作用进一步增强,会展业的贸易促进功能和消费引领功能凸显。
深圳
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即将“绽放”,勇当粤港澳大湾区“C位”
会展业是深圳建设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选择,也是发展大湾区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会展业发展重心向亚洲转移,包括深圳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2018年,深圳共举办了111场专业展览,规模展览总面积3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8%,全年展馆使用率为65.16%,居全国领先水平。深圳会展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弱项,整体规模落后沪穗,缺少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大展。
深圳这个世界级城市在等待一个国际会展中心。这个梦想即将照进现实。正在建设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244亿元,总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是集展览、会议、旅游、购物、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会展类建筑群。
作为未来深圳与世界相会的“会客厅”,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到底有多大?深圳人有一组生动又形象的对比:总建筑面积堪比6座 “鸟巢”,总用钢量相当于37座埃菲尔铁塔,金属屋面可覆盖106个标准足球场。建成后将超过德国汉诺威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计划于6月份竣工,届时,深圳会展业发展将形成“一城两馆”的全新格局,届时,深圳知名的品牌展会、机械展、礼品展、家具展、光博会、安博会等,将迎来再次腾飞的重大机遇,深圳会展业的全新时代将开启新的一页。
目前,已有30多家国内外展览机构表示,将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展览会,更多的国际会议、国际论坛及大型活动也将申请落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个真实的与世界级城市匹配的国际会展中心即将矗立于大湾区核心,强力助推深圳迈向世界级城市,产生无可估量的经济、生态效应。借此,深圳具有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C位、带领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进入新纪元的实力。
成都
跻身全国会展第四城,全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成都已经成为中国会展业的 “现象级”城市。
随着会展业转型升级迈入高速发展期,成都这座城市正在成为会展之都。事实上,会展业已成为成都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2018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2日正式对外发布,成都再次入选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成都在会展业的专业指标中表现较为均衡,尤其在会议国际化合作指标方面在全国表现抢眼,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
“成都已成为全国会展‘第四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认为,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将会展业发展定位于“国际会展之都”的只有成都和上海,而成都以生态圈理念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会展发展新空间,建设会展经济新高地,构筑会展产业新生态,打造中西部会展新地标,塑造对外交往新名片,会展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成都市博览局主要负责人说,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而国际会展之都就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大会确定的建设“三城三都”战略目标之一,是打造开放经济高地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成都会展品质、会展规模、会展影响力持续提升,举办了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二十二届全体大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会展经济保持稳中快进、健康发展的态势,会展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突破”:展出面积首次突破千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参展参会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
根据成都会展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年举办重大展会活动1000场,展出面积1100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达1530亿元,国际会展之都雏形初现。
(本报记者沈俊霖整理自《解放日报》《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中国贸易报》等)
上一篇:三城同办华夏家博会
下一篇:浙博年度大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