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传统艺术新媒体交互传播普及大展在京开幕

2017-06-12 21:09    人气:

  六月属于孩子们,六月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2017年6月10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寻找家乡记忆”——传统艺术新媒体交互传播普及大展在北京隆重开幕。

  家乡的记忆是什么?在孩子们眼里,就是奶奶剪的窗花、妈妈用的蓝印花布包袱皮、爷爷喝的老酒、爸爸心爱的青花瓷瓶;还有那过年贴的年画、春天放飞的风筝、憨态可掬的泥人儿和有趣的皮影和木偶。。。。。。这些记忆不仅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还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自信。

  以“寻找家乡记忆”为主题的本次展览,是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成果基础上,将全国各地孩子们对传统艺术再创作的作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精品大汇聚,并引用高科技手段将虚拟展示与实物展示融为一体的、充满情趣的创新型展览。

  为期五天的展览共分四个部分:插上科技的翅膀、民间大美、五彩记忆、教学相长。展览第一次运用虚拟现实(VR)科技手段,将位于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博物馆”全景搬到现场,全方位地展示了蓝印花布的古老制作流程和千姿百态的艺术纹样。观众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的过程;也可以在动漫游戏的体验中,亲身感受蓝印花布艺术纹样数字拼图的乐趣。

  沙画是深受小观众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光与电的几何交汇下,展览将传统艺术造型与沙画制作有机结合,创作出形象生动、快速变幻的沙画民间剪纸、京剧脸谱、风筝、等艺术型态。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沙画将民间艺术的造型快捷流动、反复变换,为古老的民间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而这一创新性的大胆尝试,也为中小学传统艺术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孩子及老师们创作的两千余件民间艺术作品,有来自大连的纸扎中国龙、贵州的傩戏面具和银饰、北京的泥塑和风筝、吉林的满族刺绣、天津的版画、河北的皮影、南通的蓝印花布。。。。。孩子们在老师和非遗传承人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家乡记忆的理解、对民间艺术的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作品除了实物展外,还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展示。同时第一次展出了“基础教育中的传统艺术数字教学平台系统”,观众可在平台上浏览到传统艺术走进中小学、幼儿园课堂的现场实景。

  普及与传承是本次展览的重要主题,为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邰立平、王阿板等和各省市级传承人不仅带着他们的精品参加展览,还现场制作、解说和指导,使观众在与传承人的互动中更生动地了解凤翔木板年画的历史、蓝印花布的纹样、贵州民族盛装的审美、北京彩绘技艺的特点以及吉林满族刺绣的内涵。。。。。。在传承人精品参展的同时,还展出了部分民间艺术衍生品。这些源于传统并与当代人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民间艺术衍生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为了使展览更加贴近观众,北京幼儿园孩子们的传统歌舞、戏曲、锣鼓表演等,将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享受。

  “寻找家乡记忆”——传统艺术新媒体交互传播普及大展,是一次引用高科技手段、由少年儿童与传承人共同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展览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的资助项目,得到了文化、教育、信息化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喜爱。我国著名画家张龙新先生为本次展览专题创作了巨幅画作,以表达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与传承的支持。相信展览将为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定的经验,也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的普及、传播提供有益的路径。

上一篇:学霸艺术团献唱《我爱你中国》 蔡国庆泣不成声

下一篇:初上全球首款陶瓷艺术手机应邀参加德国法兰克福陶瓷展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