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院“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隐秘通途
四川美院“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现场
2017年12月9日,“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承办,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协办。论坛上,包括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清华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黄裕生,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长陈进,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帅立国,广州大学R立方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傅永军,独立策展人、批评家、空间站创始人付晓东,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彭林权等来自艺术、科技、哲学界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分别围绕“艺术与科学·专业之美;艺术与科学·融通之妙;艺术与科学·人文之道”三个主题展开对话。
论坛现场
艺术与科学本属于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科面貌。但在更深层次上,两者都是人的主体能力的彰显,有明显的内在相关性。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近几十年来,艺术与科学领域里发生的深度变革促使它们在多个层次上发生了交叉和融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科技进步对艺术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影响,如摄影术、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都已经或将要深刻改变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呈现形式,并促使和激发艺术家不断拓展艺术的边界;第二方面则体现在艺术家对科学的智性特性所进行的人文反思之上。从原则上讲,艺术作为凸显人类尊严的自由意志高地,对科技本身的局限性具有“补偿”和“治疗”作用。在传统学科边界不断被打破、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生成的研究趋势下,对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融通与碰撞进行探讨就有了理论必要性。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政致辞
本次论坛的第一个主题为“艺术与科学·专业之美”。从摄影术到数字化技术,科技突破往往能为艺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而逐渐成熟起来的虚拟现实(VR)技术又将搭建起一个崭新的艺术创作平台。VR技术的跨感官性和交互特性能够提供出一个对实在世界的沉浸式体验,并像互联网一样触及并影响到人类本性和人类社会深层结构与组成部分。这使得艺术家可以对被默认为“绝对客观”的实在世界进行重塑,从而颠覆我们对真实、空间、身体等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和艺术概念的传统理解。
广州大学R立方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主题发言《作为逆向艺术的VR和ER》
广州大学R立方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主题发言《作为逆向艺术的VR和ER》
广州大学R立方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以《作为逆向艺术的VR和ER》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传统艺术是将对象各可感属性从实体上剥离后重新组合以期引起受众的直感反应,而VR及ER则是先分别将各可感属性创造出来再迭加成实体对象,是与传统艺术创造活动逆向而行的。这种逆向艺术需要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将面向对象思维转为界面思维,遵循的是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交界处的建构逻辑。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主题发言《破壁——科技与跨媒介雕塑的可能》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的发言主题为《破壁——科技与跨媒介雕塑的可能》。他以川美雕塑系跨媒介雕塑工作室的实践项目为例,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从“身体、物质、空间、时间”雕塑的四个基本概念出发,探讨新科技、新媒体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介入与改变。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帅立国以《虚拟现实的内涵及触觉演绎技法》为题进行主题发言
虚拟现实融合了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感官刺激,是一种可以让人们体验虚拟空间并与之交互的三维环境模拟系统,是最为完美的艺术表达形式。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和感知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对象,可以带来梦幻般的多感官体验。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帅立国以《虚拟现实的内涵及触觉演绎技法》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他在演讲中分析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内涵、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以及触觉交互对于虚拟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电触觉、振动触觉、气动触觉及射流触觉等技术手段的特点及演绎技法。
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庄子有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也暗示着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艺术与科学从未真正分离。本次论坛第二个主题为“艺术与科学·融通之妙”。艺术与科学两者融合的交集点,正是攀上各自专业顶峰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所试图把握的。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贯通,也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因为艺术与科学深度融通之处,正是新的创作和灵感诞生的地方。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长陈进主题发言《心通天宇——物理大师的艺术情怀》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长陈进以《心通天宇——物理大师的艺术情怀》为题进行主题发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是举世瞩目的物理巨擘,是一位心通天宇的大科学家。陈进从格物致理——物理学众多方面的科学成就、厚泽润物——对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贡献、科艺相通——充满艺术情怀并亲历的大师三个方面回顾了李政道先生的成就与贡献。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主题发言《巅峰体验一一新时代科技馆的超越之旅》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追问。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以《巅峰体验一一新时代科技馆的超越之旅》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从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到引力波被证实,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探索和认识自我、研究和感悟宇宙万物的两种永恒的途径,它们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和。因为,没什么是孤立的,万物都彼此连接。当Science与Art相遇、激荡、交融,当学科的边界被不断打破、拓展、跨越,人类探索和发现世界的方式不断变化,科技馆在这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王小明认为,科技是手段、艺术是媒介、体验是途径,新时代的科技馆正是这种体验的发生地。学科的界限不断被打破,而打破的内在意义是深度融合,使不同学科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超越传统的呈现方式,最终让观众获得超越平凡的体验。解读历史、体验当下、探索未来,新时代的科技馆将成为一条进入超越之旅的通道,科学和艺术在这里不再有边界,探索的维度也将不断地被拓展。在科技馆通过非凡的巅峰体验来认识自我,进而认识世界、探索宇宙,是为了揭示一个充满思考和记忆的美丽新世界。
独立策展人、批评家、空间站创始人付晓东以《道家图像与技术哲学》为题进行主题发言
独立策展人、批评家、空间站创始人付晓东以《道家图像与技术哲学》为题进行主题发言。她的发言涉及髡残、山水画、内经图、脑科学、分形、数学、神经网络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探讨在跨学科角度上如何重新理解传统,以及传统如何给当下提供新的思维路径。道家学说作为发展出中国历史中关于中医、天象、风水、炼丹等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处理身心技术的古代基本观念,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艺术史图像的新角度。人工智能模拟人脑思维的研发与应用,也同样启发了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是人的世界观”。道家的宇宙论和哲学思想的阴阳五行说的类比法,建立了一个保罗万象的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定的思维方式保存在诗歌、成语、绘画作品之中。这种反逻辑和博物馆学的分类方式,其实更接近人脑无意识状态下的自动联想,这也正是侯世达所提出的AI在进行深度学习时模仿人类感知的运算方式。
本次论坛的第三个主题为“艺术与科学·人文之道”。文艺复兴以来,艺术成为了人文桂冠上的明珠,从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也与人文领域形成了相互促进和联动的关系,以至于我们很难说清像达芬奇这样的人文主义者到底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这种内在联系使得艺术、科学、哲学、宗教几个分立的领域之间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一方面,科技进步和拓展改变了艺术的含义以及哲学与宗教的形态。另一方面,这些领域对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后果的反思又与科技本身形成了张力。这引发了绵延几个世纪的讨论并持续到今天,在中国语境下又产生出特定意义。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黄裕生主题发言《科学与艺术、宗教的区别、界限何在?》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黄裕生以《科学与艺术、宗教的区别、界限何在?》为题进行主题发言。科学、艺术、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科学,准确讲是基于数理工具的“自然科学”,构成了对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把握方式,但其本身并非唯一的理解维度,更不是一种绝对信仰,反而正是其内在的怀疑精神才使得科学的不断进步成为可能。艺术,作为“人文科学”的一支,是人类维护与追求自身存在绝对性的重要方式,向且只向概念无法规定的绝对意义领域开放,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们能够越过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永恒之间的断裂。宗教信仰同样追求与绝对的自在存在者共在,以获得生存之绝对意义,但是通过直接对律法或诫律的践行修持来通达。所以总的来说,三个领域有着各自的方法论或实践旨趣,并不存在实质的交叠或替代关系,而表面上的冲突是因为僭越了各自理应恪守的界限。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以《折叠伊甸园》为题进行主题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以《折叠伊甸园》为题进行主题发言。折叠的定义,指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贴拢在一起,可以让时间重叠,可以让空间并置;可以让原有的约束被突破,也可以让原本的和谐发生冲突;折叠既是在建构,也是在解构;折叠中既有开始,也有结束;折叠既是在进入,也是在离开。伊甸园是人类曾经的乐园与天堂,也是人类命运的转折之地,是忠诚与诱惑、善与恶、恩与罚的冲突之所。人类后来的命运正是由于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面对苹果的一念之差。在钟爱古典绘画的艺术家看来,自走出伊甸园之后,人类社会深层结构里的众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造世界、人类内部的关系等,虽有变化,却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然而今天,科技让部分深层的结构正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们曾经笃信的价值判断、道德结论及行动标准仿佛失效,于是乎,人类再次被抛掷于伊甸园之中,折叠的伊甸园里,难辨机会与陷阱、祝福与诅咒、善与恶、美与丑,这一次,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成为了那颗新的诱惑之果,但不知将带着人类再次走出伊甸园,抑或重返伊甸园,或者,还有新的可能?正是这样的困惑引发了新的系列作品《折叠的伊甸园》。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彭兆荣以《论科学艺术之相濡以沫》为题进行主题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彭兆荣以《论科学艺术之相濡以沫》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他就艺术与科学之间“被区隔”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科学”和“艺术”宛如两条道上跑的车,总走不到一起。然而,艺术史研究并没有给出支持这样认知的理由和证据;恰恰相反,大量事实无不证明二者彼此难分,相濡以沫。值得提示的是,“科学”和“艺术”都是舶来概念,在西方,二者似乎可以相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傅永军主题发言《科学时代的艺术:一种哲学诠释学的解读》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傅永军以《科学时代的艺术:一种哲学诠释学的解读》为题进行主题发言。在哲学诠释学看来,艺术经验不是一种科学经验,而是一种诠释学经验,它不重视经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重视的是经验自身的历史性(境遇性)和辩证的否定性,以对话方式呈现,因而是一种可以开启无限意义的有限经验。以游戏方式存在的艺术作品是在自我再现和表现中,与接受者同构而成,明显地具有一种境遇性和对话结构,本质上属于一种诠释学经验。将艺术经验理解为一种诠释学经验,必然会带来对艺术经验的全新理解,并由此导致一场美学观念革命:第一,它必然反对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美学的主观化趋向,重新将认知意义赋予审美活动,艺术经验就是一种真理性经验。第二,它必然反对“审美区分”观念,将一种历史意识和视域概念带入艺术经验,强调艺术真理的主体间性参与特征。就此而言,艺术只有走向美学诠释学,审美情趣才能与真理密切结合在一起,艺术的本体性真理意义才能无遮蔽地显现出来。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主持本次论坛
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向四川美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敏敏授予“艺术与科学研究所”牌匾
在本次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所的授牌仪式,艺术与科学研究所正式落户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四川美术学院有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在科学与艺术这个大的课题中,四川美术学院要有所作为。艺术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科学的进步给艺术带来了很多的新的课题、新的挑战,这也是我们的机遇”,同时他认为“艺术家需要有科学的情怀,要勤于思考科学对未来的影响。艺术与科学最终都是要培养创新性的人才,这也是四川美术学院大力支持这方面课题研究的原因之一。”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不断细化,使得学科间的壁垒也随之升高,长期处于沟通不畅的状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学院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交融能力培养成为新的课题。“虽然培养引领潮流的艺术家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主体任务,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的方式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应该适当打破学科教育之间的壁垒,以一种综合性的、沟通性的方式培养学生,最终,让他们能够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寻找自身的价值,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在接受采访中表示。
下一篇:莫旗百人齐学“非遗”剪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