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书法艺术,一代高洁才女!
末清初的南京城中,最旖旎的风光自然是落在了秦淮河两畔,“秦淮八艳”则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柳如是就是这八艳之一,身负艳名的她难免会让人有轻浮的联想,然真正接触过柳如是的人更多的是为她的才情所倾倒,著名作家徐天啸曾评价柳如是“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她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理想和政治抱负,这位奇女子的情怀在她的书画中可窥一斑。
柳如是《河东君仿古真迹》册页,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柳如是一生经历十分坎坷,幼年被名妓收养不得已堕入青楼,虽与当时有名的文人志同道合,常着儒服男装,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甚至一度与文人陈子龙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互相唱和,但碍于封建礼教所阻不能比翼双飞。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郎的钱谦益,崇祯十三年(1640年)柳如是以男妆相,柳儒士之名与钱谦益再相遇,钱谦益倾慕于柳如是的才气,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闻”(佛教经书结集常以此词起头,其意为叙述诸沙门共同聆听释迦牟尼佛开示。)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并带着柳如是徜徉于湖光山水,诗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最终钱谦益便腼颜迎降满清,柳如是十分不满。
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试图复兴明朝。柳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
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
柳如是 湖上草
柳如是 望海楼 楹联
柳如是 尺牍
柳如是 戊寅草
近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可以说是柳如是的“骨灰级粉丝”。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身体衰弱,却一字一句地口述,从1953年,写到1963年,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学术巨著——《柳如是别传》,整整80万字。
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称:“河东君之书法,复非牧斋(钱谦益)所能及。
柳如是的书法中又有浓厚的书卷气,散发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钱谦益《有美一百韵》称柳如是“诗哦应口答,书读等身便。缃帙攻文选,绨囊贯史编”。如是饱读诗书,雅擅吟咏,具备了一个艺术家的文化人格和审美情趣,书法自然超迈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