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扶贫政策进百姓门入百姓心
法制网记者 吴晓锋
法制网见习记者 战海峰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区域差异较大。在3300多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2000万人,有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
今年是重庆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面对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重庆检察机关能做些什么?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重庆检察机关努力做到在“精准扶贫”中加强“精准监督”,保障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精准施策
专项行动服务脱贫攻坚
去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扶贫办联合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及时向重庆市委汇报,成立工作专班,带领全市检察机关,主动加强与扶贫工作部门衔接协作,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同年4月,重庆市检察院、市扶贫办联合制发《全市检察机关、扶贫部门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聚焦“六个一批”推动精准扶贫。
据介绍,“六个一批”即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医疗卫生扶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积极预防和严肃查办相关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
为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的安全落地,根据重庆市检察院部署,5个检察分院结合辖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针对性开展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小专项”活动,深挖窝案串案,推动专项工作纵深开展。
在立足辖区实际,开展集中整治土地复垦领域职务犯罪小专项活动中,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查办土地复垦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6件55人,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
不少区县成立了由党委常委或区县相关领导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专项工作纳入区县党委政府督查事项或者列入对乡镇的考核内容,确保了专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的同时,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把促进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制度作为治本之策。
重庆市检察院集合全市检力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基层反映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易发多发危害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报告,深度剖析了作案手法和监管漏洞,提出了针对性防控对策建议,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指出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严从实从细加强监管。
精准办案
确保扶贫政策资金落实
“打蛇打七寸”,只有通过办案,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环节的职务犯罪,真正让国家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才是检察机关落实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抓手。
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发放两个关键环节是重庆市检察机关打击该领域职务犯罪的重点。
武隆县(现武隆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县扶贫办是不折不扣的实权部门。
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清查中,重庆市检察院三分院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与审计部门协作,发现了辖区武隆县扶贫办主任郭洪在扶贫项目实施环节涉嫌受贿,并牵出他的其他犯罪行为,2016年10月,武隆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对郭洪提起公诉。近日,武隆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郭洪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除了扶贫项目实施环节,扶贫资金发放环节更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基层干部垂涎。
危房补助资金、种粮农资综合补贴等,近年来,国家对国家级贫困县巫溪县投入了大量扶贫资金。
巫溪县人民检察院查明,2008年至2015年3月,巫溪县文峰镇某村原党支部书记李世权利用职务便利,多次贪污包括贫困村培训扶贫资金、自建自养山羊农户补助资金等4项扶贫资金。
“该案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贪污民生资金窝案,案件的查处有力保障了国家涉农惠民政策落实和资金安全,树立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巫溪县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2016年,重庆各级检察机关坚决惩处对惠农扶贫资金雁过拔毛、啃食群众获得感的“蝇贪”,通过自行调查发现、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等,立案查处149人。
精准预防
检力下沉为廉政开良方
治人于未病,防患于未然。在查办案件的同时,重庆检察机关还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做好精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治本”“防病”的事业,在保障脱贫过程中,精准预防也是生产力。
为让群众广泛了解扶贫政策,让基层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守住法律底线,去年6月起,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乡村行”活动。
活动组织干警深入农村、走进群众家中,以打造一个普法联络矩阵、开设一个预防流动讲堂、开展一系列对基层干部的专题预防培训、开展一次“乡村话预防”活动、帮建一批农家法治书角“五个一”活动为载体,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群众的扶贫政策宣传,加强对乡镇、村社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预防警示教育,促进干部廉洁,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为预防“村官”职务犯罪,重庆检察院二分院别出心裁制作“检察廉卡”,推动“村官”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工作有序开展。
“‘检察廉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要知法、守法,切勿触碰法律底线。”重庆检察院二分院在甘宁镇高桥村开展预防时,该村村支委熊德祥说。
“对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我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惩防并举,争取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预防一方的效果。”重庆检察院二分院检察长杨洪梅介绍说。
预防教育效果如何?2009年至2015年,重庆检察院二分院辖区每年平均查办村社干部职务犯罪38人,而2016年仅查办24人,犯罪预防初见成效。
在分院之外,基层检察院预防工作同样出彩。南岸区人民检察院打造“廉政故事会”品牌活动,自2016年3月,南岸区检察院先后深入广阳镇明月沱社区、涂山镇友于里社区等20个乡镇、社区,集中开展惠农扶贫领域专题“廉政故事会”活动20余次,发放廉政故事集800余册,让廉政深入老百姓的心中。
精准监督
大数据促预防关口前移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
项目和资金是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重要风险点。重庆市检察机关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环节,推动建立扶贫项目资金信息共享平台,用大数据盯紧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
今年2月16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检察机关加强“智慧检务”建设的7起典型事例。重庆市检察机关建设惠农扶贫资金项目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名列其中。
黔江区石会镇关后村村民姚兴炳,是2016年刚刚脱贫的建卡贫困户。前些天,姚兴炳的老毛病腰椎病复发了,他想起了去年当地政府为他购买的大病医疗保险。
听村里的干部讲,镇上的检察室安装了扶贫“数据库”,可以查询到建卡贫困户的扶持项目。于是他来到黔江区人民检察院驻石会检察室。很快,姚兴炳从上万份数据中,找到了自己的信息。
这个扶贫数据库便是2016年4月,黔江区检察院自行研发的“扶贫资金项目共享信息系统”,以“大数据”模式,推动预防关口前移。
去年9月,重庆市检察院先后召开评鉴会、专家评审会,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完善了“重庆市惠农扶贫资金项目数据共享信息系统”。10月,市检察院、市扶贫办联合召开推进会,部署在全市应用该系统。
该系统由5个数据模块组成,分别是工作人员信息库、惠农扶贫工程档案库、惠农扶贫资金预防档案库、惠农扶贫帮扶人员档案库、扶贫精准预防阳光卡信息库。可通过系统自动对比和手动查询等方式,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对研判结果的及时预警。
重庆检察机关使用该系统开展预防工作以来,已发现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线索63条,立案查办25人。以黔江区检察院为例,自2016年4月运行该系统以来,已跟踪4100万元异常资金走向,移送职务犯罪线索14条,现已立案6件,另外发现扶贫人口识别有误并通知扶贫部门更正144人。
责任编辑:王泽艳0
我要评论
下一篇:提升“世界城市日”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