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莫让“雅好”变“雅贿”

2017-05-31 16:13    人气:

  原标题:莫让“雅好”变“雅贿”

  袁浩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推出《中秋国庆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开设了“我要举报”窗口,接受广大网友对节日期间公款吃喝旅游、收送节礼等不正之风的监督举报。

  与此同时,还有两则新闻颇为引人注目: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用玉石做出了栩栩如生、售价17万元的“传统莲蓉月饼”;有媒体查阅公布判决书的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越来越多贪官在受贿过程中染指名家字画、古董等。

  价值不菲的玉雕“假月饼”会不会“变质”成为登堂入室的真贿赂?较之金钱美色更为隐秘的古董玉器、名人字画是否仍在作为“雅贿”风景独好?佳节来临之际,这些发乎公众的质疑,当引起各级领导干部警醒,尤其要提防“雅好”变“雅贿”。

  早在清朝,官场就曾流行以古玩字画等“雅贿”巴结上司、谋求官位。前几年,我国古董、玉器、名人字画等行情飞涨,甚至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其中“雅贿”可谓“贡献”不小。“雅贿”盛行之下,是利益交换和贪腐行为的暗流涌动。

  领导干部们热爱古玩字画、传统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必须严格自律,否则由爱生嗜、由嗜生欲,就很容易被伺机而动的下属、居心不良的商人拖下泥潭。赖昌星案发,带出接培勇;倪发科落马,抓出吉立昌;刘汉受审,牵出谭力……对于接受“雅贿”的官员来说,他们可能比贪图金钱美色的官员看上去更儒雅,但其实“雅贿”与“俗贿”之间并无本质区别。“雅贿”再雅也是贿,仍然脱不了权钱交易实质,遮掩不了贪官们的丑恶嘴脸。

  如何拒绝“雅贿”的诱惑?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到洛阳访问,在龙门石窟看到有魏碑书法代表作《龙门二十品》拓本出售,周总理很是喜爱,想买一套。一问价钱要500元,他又恋恋不舍地放回原处。在场的洛阳市领导见状说:“总理,我们送你一套吧!”周总理立刻严肃批评:“你这个同志怎么能这样讲?国家的财产怎能随便送人?”在周总理看来,个人爱好是私事,私事是决不能让公家埋单的。严格区分公私界线!周总理为领导干部如何对待自己的爱好立起了一面镜子。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君子爱物亦应取之有道,倘若到了玩物丧志的程度,就很可能由此深陷泥潭、难以自拔。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也要织就更加紧密、结实的监管之网,别让那些将“雅好”转变为“雅贿”的贪官们成为漏网之鱼。

上一篇:区首个农村书画社成立

下一篇: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展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