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3个制假团伙涉案2600万元 “假字画江湖”乱象如何破解?

2018-07-29 22:21    人气:

(原标题:3个制假团伙涉案2600万元 “假字画江湖”乱象如何破解?)

596645608788810087.jpg

专题研讨会现场。

南都讯 记者马辉 近日,在公安部指挥部署下,贵州遵义公安机关历时近半年,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制贩假冒名家书画作品案。犯罪嫌疑人形成假书画制作、鉴定、流转和拍卖环节的紧密网络,制贩假冒齐白石、启功、范曾、李可染等名家作品,涉案资金达数千万元。

针对此案例及近年来伪造名人书画乱象,1月23日,“假字画江湖:伪造名人书画行为深层次原因”专题研讨会在广州红专厂艺术区举行。广东省收藏家协会联合广州市公共文化观察室邀请约十位专家学者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及相应对策。


3个制假鉴定拍卖犯罪网络 查扣涉案金额2600万元

根据南都此前的报道,该案摧毁张某、郑某蔚、汪某等人制贩假冒齐白石、启功、范曾、李可染等名家作品的3个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字画1165幅,查获一批伪造的印章及各类用于制作假鉴定证书的工具,查扣涉案资金2600余万元。

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主要由擅长模仿名家书画作品的制假人员、个别书画鉴定专家、假书画买卖中间商、少数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等构成。其中,擅长模仿名家书画作品的张某、郑某蔚、汪某等人通过临摹作品、伪造鉴定证书、为假作品题款等方式完成书画的“制假”“鉴定”,随后通过自己或中间人联系等方式将假书画作品卖给他人,或送拍至拍卖公司进行拍卖。

公安机关还发现,一些书画作品专业鉴定人员主动参与造假贩假,一些制贩假人员骗取知名书画家亲属或其他知名人士为伪作鉴定、与伪作合影,以及一些拍卖公司对征集作品的真伪筛查程序流于形式等因素,都为假书画流入市场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而据新京报等媒体所了解的情况,书画市场乱象存在时间很久,不少拍卖公司均有知假贩假的现象。知情者表示,《拍卖法》中“不担保真伪”等条款被一些人利用作为售假的挡箭牌。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收藏市场猫腻多 造假售假者对法律无敬畏

针对目前“假字画江湖”,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黎展华认为,此种现象自古至今皆有,历史上有四大造假的高峰期;国外收藏界也不乏造假案例,比如毕加索一生画作只以千计,美国收藏的号称毕加索画作竟有几万。

黎展华分析目前假字画市场时表示,由于这个市场利益太诱人了,参与其中的不仅有制假人员和中间商,甚至有学院派老师、学生的身影。“不要太迷信所谓的专家,有时候他们是砖头的砖”,黎展华笑称。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梁伟杰也表示,除了不能轻信专家,也不能轻信一些名家家属的话,收藏者要多看多研究。梁伟杰认为,字画市场乱象制造者钻法律漏洞,对法律无敬畏。


律师朱永平:可谋取暴利是字画造假的重要原因

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永平与会发言时,先从自身一次收藏经历谈起。“我曾去一家国画画廊,其中挂着几幅岭南画派名家的画,还有画廊经理和画家本人的合影。当时信以为真,买下之后请画家本人鉴定,才知道照片都是ps上去的”,朱永平称。据他了解,不光是全国其他地方,广东地区此类假字画的乱象也并不少,而目前相关法律还不完善。

朱律师表示,字画造假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能谋取暴利。

评论员万庆涛:建议建立可信赖的名人字画鉴定专家委员会

时事评论员万庆涛认为,假字画乱象有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深层次原因。为彻底净化艺术品市场,最大限度地防止假字画泛滥,需要加强字画制作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法律上进一步细化,尽可能堵塞法律漏洞;加强教育,不断提高社会全体成员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提供人们的法律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另外,他建议,可以建立名人字画鉴定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必须由可信赖的、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组成,每一位专家必须为自己鉴定的名人字画负责,负法律之责。


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创办人孟浩:国民要具备书画鉴赏知识,理性收藏

广州公共文化观察室创办人孟浩在总结发言时提到,从书画市场消费者来说,国民应该提高欣赏、鉴别书画艺术方面的知识,理性购买、收藏;书画市场相关人员要坚持健康合法的导向;书画市场消费行为出了纠纷、问题,能够理清各方法律责任,完善依法解决渠道。


(原标题:3个制假团伙涉案2600万元 “假字画江湖”乱象如何破解?)

上一篇:假冒名家画作拍出超5000万高价!字画市场乱象触目惊心

下一篇:赝品字画拍出天价 造假者水平几可乱真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