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融媒行记者走进三亚中廖村黎村新风惹人醉

2019-01-16 05:40    人气:

人民网三亚11月11日电(毛雷、吉羽、符武平、樊欢迪)“这里真美,没想到三亚除了海,还有这么美丽好玩的地方。”11月11日,“融媒看三亚·畅游天之涯”2018人民系融媒行的记者走进三亚中廖村,感受这里的美丽和黎家文化。

这是一个村口设置游客服务中心的黎村,走进村子就会发现,整个中廖村就是一个旅游景区:宽阔的水泥路、竹篱笆和槟榔树环绕的黎家小屋、富有海南特色的黎族图腾、农家乐等特色餐饮一应俱全。

走进中廖村,眼前的美景让融媒行记者们无法放下手中的相机,大家纷纷选取不同的角度,记录这个美丽村庄惊为天人的“颜值”。

在黎家小院,一场极具黎族风情的演出,让记者们在观赏中感受浓郁的黎族文化,鼻萧、黎族织锦、竹竿舞、黎族民歌等让记者们沉醉其中。

“这个村子真不错,真的是一步一景,处处皆景,全域旅游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魏勤英说。

除了绝美的风景,融媒行记者还了解到了中廖村从贫穷落后到“吃上旅游饭”的蝶变故事。

今年26岁的陈泽敏是土生土长的中廖村人,前几年,和村子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因为村子缺少发展机会,陈泽敏选择了外出打工。

“在三亚市内一家景区打工,工资不算太高,生活成本还不低,没挣到多少钱。”陈泽敏说,自2017年华侨城集团进驻中廖村打造全域旅游项目,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当其冲的便是村容村貌的巨大改变。“以前村子可以说是‘脏乱差’,围墙破破烂烂,村民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现在好多了。”村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廖村坚持“打基础、保生态、强管理”的主导思路,建管结合,持续优化乡村环境。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美化1.88公里,实现村庄主干道路全亮灯,水网电网基本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一站六室三栏两牌”建设齐全,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佼佼者。

如今的中廖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景区,村民把老房子进行改造后变成民宿,还成立了专门的演出队伍,村子里餐饮、书屋等设施一应俱全。

人民网大V、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中廖村通过治建结合,让乡村美起来;农、文、旅三者融合,让乡村“活”起来;共建共享,让村民“富”起来。这正是三亚乡村建设的缩影,注重控制建筑规模,不贪大,不做市政式园林绿化,不进行大面积硬化,充分展示自然美、生态美。

杨建国表示,三亚当下走上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促使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更迭,以乡村旅游助推全域旅游,把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相结合的独特路径。在全国纷纷步入全域旅游新时期,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历史机遇下,率先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三亚模式”。

分享到:

(责编:王星、陈育柱)

上一篇:完善治理体系 推进科学管理 实现品质提升威海:义务教育学校从标准化走向特色化

下一篇:(融媒观察)资源型地区如何谋求高质量转型?院士们在山西这样说

新时代新闻的横空出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站位高、格局高,立意全球眼光,报道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