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音像”:拓宽戏曲高水平传承之路 图
“像音像”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工程,是一项有着长远构想和严细的科学态度的战略性工程,率先从京剧开始试制,初衷是做法、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向地方剧种。1999年在天津实验探索,先行录制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39部剧目,制成DVD专辑,2001年送往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听取反映,后来被当做奖品颁发。2002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赴台湾演出,携带“特辑”试销,被选购一空。初步反响和业内外的关注,增添了继续探索的信心,也积累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经验。2007年,“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胜利完成。2014年,“像音像”工作二次启动,仍由一直承担“音配像”工作的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统筹,对京剧和地方戏的评剧白派剧目进行试录,同年前期录制的剧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5年,“像音像”连续两年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建立“像音像”制作基地。期间,中宣部、文化部领导多次到天津调研和在京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指导工作。2016年,央视戏曲频道专门开设“像音像”栏目。随着工程进行和新录制的优秀经典剧目的播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艺术家、专家的普遍关注,人们从原来对“像音像”工作感到陌生、缺乏了解,逐渐深切感受到了该项工程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京剧“像音像”,是继“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之后,创意、策划的再一次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保证民族优秀文化传承而开辟新路的创新工程。“音配像”是在由于“文革”十年浩劫的冲击,艺术传承出现断代的情况下,采取两代人的音与像相接、融合,使传承链得以修复和延续,抢救经典,保留火种;“像音像”则是面向代表着新时期以来最好水平的一代新人,为他们风华正茂时的舞台风貌“立此存照”,在给观众提供精美节目的同时,为后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传承参照。
“像音像”工程是戏曲艺术高水平传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立意和构想是建立在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和传承方式的基础之上的。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方面体现为包含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另一方面在舞台演出中,主演、配演、乐队的表现与配合,剧场设施和现代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的音响、灯光的运用,以及当时的现场气氛等,都关系和影响着艺术的整体呈现,故而一般性的日常演出很难达到完全理想的程度。其中最关键的是演员演唱声音和表演的图像效果,而“音配像”工程的做法证明,现代科技手段是可以把音与像分离开来,分别再度加工而后重新合成的。“像音像”正是汲取了这一经验,先在舞台取像,再在录音室对照录像——目的是带着情绪和现场感录音,然后演员回到舞台再给自己的音配像,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某些环节的不尽如人意处反复锤炼加工,以求取得最佳的整体效果。
京剧在具有综合性的同时,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属于“活态传承”,虚拟而程式化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多少年来是基于前辈大师、艺术家的匠心创造,又由一代代后人口传心授和舞台演绎传下来的,这一传承方式符合剧种表演艺术高度精细、精妙的需要,必然还将延续下去。然而,依靠人的动态传承又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由于传人自身条件和理解、感悟的不同,以及记忆所造成的难以避免的差异,不可能真正百分之百、完整无缺地把前人的艺术全部继承和再现出来,总会有意无意地有所侧重、取舍和出现“空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传承的过程,有创造,往往也是伴随着流失的过程。同时,戏曲传承还讲究“学、看、练、演”四个环节,其中是否看过高水平的演出,有无亲身耳闻目睹的感受,也就是行内说的“心里有没有”,直接关系到练和演的提高。现在的青年演员,就往往抱有未能亲见前辈大师、名家舞台风采的缺憾。往事不可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继唱片、录音和电影技术之后的异军突起和空前普及,为更多也更及时地保留和传播音像资料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手段。“像音像”记录当代的传承足迹,当下的今人,多少年后又是后人的前人,把他们得到前辈亲传和再传的舞台创造,尽可能完美地录制下来,作为“时代的记忆”,力求减少传承过程中的流失,和前辈大师、艺术家的珍贵遗存一起留给后学,拓宽传统的传承途径,将有助于艺术循着正确的方向,高水平地代代相传。
“像音像”的使命和追求,决定了作为立足当代、着眼未来的文化工程,必然又是一项以质量为生命的力求完美的精品工程。现在音像技术高度普及,从舞台录播到生活记录,连手机都具有同类的功能,“像音像”如果质量不行,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必须从演员与剧目选择、前期排练与录像到录音、配像,再到后期编辑、审看验收,层层把关,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其中在技巧和技术环节,音和像的质量尤为关键,为此分别制定了10条标准,录音最重要的是主演演员的主要唱段必须录好,首先要唱好,演员必须精心准备,在状态最好的时机录制,“像音像”可以针对瑕疵反复录,但也要坚持精力最好的原则,否则另找时间,不能勉强,同时反复录要整段重来,保持唱段的和谐一致。除此之外,乐队的摆放位置,录音棚和设备是否合乎要求,还有后期处理的混响运用及混录合成等,都必须按标准认真对待。配像则对演员的情绪、口型,角色之间的相互呼应,镜头角度、特写运用以至光线的亮度等,都有严细的要求。二次启动后录制的剧目,就有因为人物面部和半身特写时间过长,角色之间呼应和上、下场欠缺等不足,对部分场子重新录制。评剧《珍珠衫》演过一百多场,舞台演出已经很成熟,但录音时由于主演的嗓音显露出疲劳迹象,又利用可以对演唱单轨重录的技术手段,进行了重录。
实践表明,“像音像”工程前一阶段的努力,不仅推出并保留了一批高水平的剧目,扩大了戏曲艺术的影响,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而且锻炼了队伍,对传承水平的提高、电视技术与戏曲艺术的完美结合,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像音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截至目前,天津已录制剧目54部,今年底力争达到百部。在京剧和评剧白派剧目录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京剧向地方戏、从天津向全国展开,上海、北京、湖北等相继建立基地,只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质量意识,在整体的艺术和技术水准上继续探索和提高,一定会为戏曲艺术的高水平传承、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