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忽悠投资30多万买字画 盘点专盯老年人骗局
水母网1月6日讯(YMG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衣学红) 邀请老人时常参加健康养生讲座,还免费发放鸡蛋等小礼品,甚至组织老人免费旅游,为老人检查身体,提供健康指导……这样细致入微的服务吸引了很多老年人,但享受服务是有条件的——成为会员、VIP客户,只有拿真金白银购买了产品,才能成为“座上宾”。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把戏,却让很多老年人深陷其中,把保健品当成药品,把普通的产品当成万能机器,耽误治疗的同时也承受了经济损失。
近来,除了老套的保健品推销外,骗子又玩出新花样,向老年人推荐“升值潜力巨大”的书画收藏品等,号称低价出售,几个月内必涨且会高价回收,销售员鼓动老人多买字画等“收藏品”,结果是个永远兑现不了的“空头支票”。记者从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12315专线了解到,2015年我市共接到131起有关老年人消费的投诉,其中关于保健品投诉的有92起,收藏品投诉5起,其它是有关医疗器械方面的投诉。
老人投资书画收藏被骗30余万
艺术品投资是近年来特别火的一个领域,除了股市、房市,不少民间投资人开始进入艺术品、特别是书画作品的投资领域。不过,也有一些人打着投资字画、邮票、钱币等收藏品的幌子,专门盯上了老年人群体。
今年71岁的孙凤(化名)是芝罘区人,自从去年到市区某大厦参加了一次活动后,身份证与户口本都被女儿“扣”下了,女儿是为了避免母亲听信骗子推销乱买东西。现在她也不再使用手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想躲开那些骚扰电话与短信。几个月前,因为一个参加活动赠送礼品的电话,她曾被骗走30多万元。
去年12月,孙凤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邀请她去市区某大厦参加一项活动,并称现场会发放赠品。销售人员在电话中嘘寒问暖,让孙凤消除了戒心。第二天,孙凤来到了一家文化公司,房间里已经坐了二三十人,销售人员热情地接待着,拉着手与她聊着家常。“房间里来的都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一般都是六七十岁的。”孙凤称。字画、彩钞一一摆在了孙凤面前,动辄就是几万元的字画,说都出自名家。销售人员还说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以后能回收或卖出变现。这些书法字画作品价格在一万至四万元不等,在销售人员承诺高回报的游说下,孙凤开始动心,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钱生钱。最终,孙凤买了多幅字画,现场一次性刷卡支付30多万元。
有关投资字画的事,孙凤对家人没透露半个字,“公司里的人说过,这个事儿得保密,不能让家里人知道。”在刷掉几十万元后,孙凤自己也意识到有些蹊跷。近日,她与另外一名老人一起到这家公司,发现这里竟然人去楼空了,这才后悔莫及。
孙凤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当,保健品、高息理财、保险等她都曾经买过。“退休了没什么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好奇,也想让钱能生钱,没想到会有这样的骗子。”孙凤称。孙凤的女儿告诉记者:“我们子女说的,她从来都不听,那些陌生人打来电话,让她买东西,她却都相信。老人自己省吃俭用,一个月一千块都用不到,省下的钱,全部拿给骗子了。”
连开三天会砸进一年退休金
其实像孙凤这样被骗子盯上的老人大有人在。我们的热线电话接到了数名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投诉,反映家里老人或多或少购买保健品或医疗器械上当。
“连着去了三天,花了一万多元。”市民林女士说起母亲平日的行为颇为头疼。去年,林女士70多岁的母亲天天往市区一家大酒店跑,说是去听讲座,去了三天终于交款了。林女士称,母亲去听的这个讲座是介绍一种据说是从美国来的保健品,有清理血管、治疗心脏方面疾病的功效。价格十分昂贵,一瓶600多元,一次要花3588元买6瓶。为了让老人们相信疗效,这家公司已经连续邀请老人们听了三天的讲座,第一天回来母亲拎回袋面粉,第二天送了个水龙头,第三天又送了个盘子。林女士称,到第三天时,他们开始推销一种萃取机,说原价3800多元,现在半价优惠给大家,只收1750元,下午让老人们去交款,只要交了款的,第四天会给一个惊喜。林女士表示,这个惊喜就是卖药,不管是买药赠机还是买机赠药,反正最终目的就是让老人们买这种药。
当天下午,林女士的母亲去交了15000元。林女士告诉记者,怎么劝母亲也不行,企业退休的她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元退休金,这一下就用了一年的工资。
“免费体验店”骗局专盯老年人
市民不难发现,一些名目繁多的“免费体验店”在背街小巷悄然开张,打着免费的幌子诱骗老年人消费。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免费体验店”针对老年人的弱点,量身定做了多种骗术,以高出市场数倍的价格推销保健器械等。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年人,不但爽快地掏出腰包,还自愿帮他们打起了广告。
在开发区金城小区,有非法给居民体检并兜售医疗器械的体验中心,YMG记者日前赶到该体验中心暗访,并联合执法人员查处这一非法推销点。这家体验中心就在小区门口,平时有几名妇女站在门口,只要有老年人经过,他们就拉着进去量血压。量过血压的结果是,大家血压都有问题,然后就让进去免费体验一种血压仪,最终不少老年人上当,买回几千元的仪器。
该体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有一种能够“治疗血压病”的仪器,对前来咨询血压病的市民们提供长达1个月的免费治疗,但每次治疗需花费10元买一根塑料管子,用管子连接仪器和人的鼻腔进行治疗。记者观察到,屋内并未悬挂医疗执业许可证。记者联系了开发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对该体检中心进行查处。“这已经是第二次对该体检中心进行查处了。”开发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说道,曾多次接到群众举报,但监督部门“前脚走”,他们“后脚”紧接着又开了起来。
收藏书画作品实为批量货
“现在不少书画作品有人专门联系作者征集,相应的手卷有很多。征集的价格并不高,距离几万元的销售价格有很大的距离。”昨日,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通常这样的公司都是工商部门备案登记的正规文化公司。所销售的文化产品均为真品,且在公司中有明显提示,并不存在欺诈行为。虽然公司看起来比较规范,但是其销售行为却完全不同。艺术品、收藏品没有定价,是一种期待收益。从法律角度说,其销售行为夸大了预期增值,对于增值,该公司做出承诺,承诺预期并能够给投资者变现。这些行为都属于欺诈行为。“许多上当的老人对于字画的投资知之甚少,他们只想通过这个方式赚钱,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多一些保障。”执法人员认为,对于此类公司的欺诈行为,应该从法律角度严格追究责任。
对于保健品及医疗器械方面的投诉,公平交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家开会要通过备案,工商部门可以据此掌握商家的基本情况。如果将来发生保健品消费纠纷,也有利于执法人员进行调解、查处,这是规范保健品营销的一种手段。但这不能作为处罚的一种依据,商家在进行“会议营销”时,如果有夸大、虚假宣传,“包治百病”、“药到病除”这些宣传语都是禁止的。还有的商家在宣传时喜欢把普通的食品冒充保健品甚至药品,这也是不允许的。另外,有些举办健康讲座的商家属于“无照经营”。上述情况,工商部门都可以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执法人员称,老人们应该提高警惕,如果发现无照经营、虚假宣传、现场卖产品三种情况及时拨打12315举报。
下一篇:字画收藏要懂得鉴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