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为什么中国自认为能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秩序?
TPP渐行渐远,与之相随的还有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于是瓜客们都纷纷预测:中国是否有机会取代美国?中国是否会重新改造世界?
23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为什么中国自认为能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秩序》。作者帕特里克·梅耶认为虽然中国的世界治理主张看似不切实际,但中国正在一步步地实践,一带一路就是一个例证。
兔大队长翻译全文,供各位社员思考。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诗歌《白人的负担》中写道:占领未开化人群的土地,并为了他们的利益而统治他们,对于优秀的白种人来讲,这是道德上的责任。
吉卜林还暗示,西方的殖民主义或者美国的帝国主义并不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是开化那些野蛮人,并带领他们进入建立一个伟大社会的历史进程。
与此类似,中国也希望承担这种责任,带领全世界人民共建繁荣、和谐、统一的秩序。不过,两者之间的根本不同在于:中国的目的是真诚的。
中国相信,它的优秀文明能够使其有能力带领人类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秩序(utopian world order)。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熟知一个概念:天下(Tianxia)。
北京奥运开幕式上,3000名“孔子弟子”吟诵“四海之内皆兄弟”。
“天下”被广为接受的一个翻译是“普天之下(all under the heaven)”,意指地球山的所有土地和人。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上天(God)并非只让中国的皇帝统治世界的某一个地区,而是整个天下,天空下的所有土地和人。(兔大队长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此,所有的中国皇帝都会开疆拓土。
此外,为了建立天下,皇帝必须顺应民意。出于这个原因,中国的皇帝会将目标转换为实现领土、政治、社会、文化的大一统,将一个混乱的世界变成一个“乌托邦式”的天下。
和中国的皇帝一样,共产党也追求民族团结以及国际社会共同享有的世界秩序。它展望了由一个国际机构治理的世界,而这个国际机构旨在建立一个文化多元、防止霸权的共同目标。这是内部多元的和谐社会,个人的利益与其他人息息相关。
天安门城楼上的标语
更重要的是,中国声称由于西方的文化、宗教、经济霸权趋向而対世界治理失效,“天下”体系提供了一幅未来政治社会最好的蓝图
“天下”概念的当代版本第一次出现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个拥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世界。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梦想”章节,“地球”缓缓升旗。随后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合唱主题曲《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