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位全球顶尖企业一把手齐聚上海,打破“放弃中国市场”谣言
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全球顶尖企业还要不要中国市场?即将举行的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市咨会,IBLAC),给世界一个明确答案——
国际企业家报名踊跃,如今市咨会成员数已达46名,其中的40位全球一把手已确定今年来沪参会。
“跨国企业的选择具有风向标意义,表明对中国市场认识逐步回归到原有的经济逻辑——看重市场潜力、营商环境与供应链完整等。”市咨会顾问、安永亚太区人力资源主管合伙人黄文告诉记者,市咨会不仅是上海学习世界的机会,更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契机。这场城企之间的互动,犹如金秋十月的上海,空气中透着收获的味道。
2023年10月15日 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不只是规模变大
市咨会的含金量,并没有因为扩员而降低。数据显示,如今46家市咨会成员企业中,24家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7家位列福布斯2000强,企业总市值超过3.5万亿美元,每年在沪纳税总额超过350亿元人民币。
如果再拉长时间轴,市咨会成员已从最初的8国12人,增加到如今的15国46人,地域广布在亚欧、南北美洲等地。其中既有来自美德法英等发达国家,也有来自泰国、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市场,行业分布从传统制造业、采矿业向半导体、生物制药、节能环保、金融审计、生态环境等领域扩展。这背后反映出上海30多年的发展轨迹——由传统工商业城市转向“五个中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始终以开放的心态倾听各方声音,促进多元合作。”谈及跨国企业青睐上海的原因,市咨会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说。1994年,罗氏作为首家跨国药企入驻浦东。30多年来,企业不断建立、升级和完善全在华产业链,满足中国患者对于创新疗法的需求。
“上海对创新的坚定承诺,终将孕育繁荣。”这位刚获荣誉市民称号的“新上海人”很看好这座城市,“第一,上海构建了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汇聚人才,资金、服务、数据与基础设施,吸引高校、初创企业、本土及跨国公司共同参与;第二,上海卓越的政企互动,对受到高度监管的生命科学行业尤为重要。”
今年,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在沪投资20.4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并非孤例。自去年市咨会举行以来,已有13家成员企业计划在沪新增投资,金额超300亿元人民币。这些全球头部企业表示,会继续加大在华布局力度、深耕中国市场。
上一篇:国家电网五连霸VS京东孤勇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