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中,如何站稳脚跟?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笑非
在人人都能做自媒体的时代,互联网平台亦在大浪淘沙。每天,都有崭新的自媒体出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也有不少自媒体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如何在浪潮中站稳脚跟,成了所有自媒体人思考的问题。与其蜂拥而至、千篇一律,不如携手共进、闯出特色。3月29日,由南海网新媒体等多家媒体平台共同打造的海南微信排行榜联盟第六期沙龙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举行,省内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大咖携40多家优质微信公号创办者齐聚山海黎乡,围绕新媒体、自媒体未来发展生存空间,以及自媒体发展的实用经验等议题各抒己见,探讨自媒体的转型之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
“未来的自媒体将成为所有行业的一种标配。”爱哪哪旅行网董事长陈笑在分享讨论中表示。自媒体转型,关键要提升自身品质,做到“有用、有趣、有度、有益”。
陈笑说,自媒体在蓬勃发展的时代,创立越来越容易,生存却越来越难。在自媒体人遍地春笋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选择使用自媒体进行创业。一个微信号、一个微博账号、一个头条账号等互联网平台账号,瞬间就能吸引、积攒众多粉丝。但是,自媒体运营却越来越难做,竞争越来越激烈。
自媒体如何转型?陈笑的回答很简单:提升内容的品质,内容要做深做透,而非简单地做吸睛“标题党”。“‘标题党’早期或许会吸引一些粉丝,但是一旦被网民充分了解后,瞬间‘掉粉’是常有的事。”陈笑认为,好的内容是会“自传播”、会“走路”的,而提升本身的内容品质是自媒体发展的不二法则。“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浪潮里站稳脚跟,就要摒弃泛泛而做的想法,要做就要做深做透。”陈笑说,一个成功的自媒体要具备“有用、有趣、有度、有益”四个要素。
“每一个自媒体都非常脆弱,每一天都有可能被淘汰,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芒辰传媒负责人、三亚云讯科技主编张亚在沙龙中表示,沉淀出更具价值的内容,是自媒体转型的关键。
“要根据自媒体平台的定位,挖掘符合平台发展以及自媒体发展的内容。此外还需要考虑用户想看什么,从而发挥自媒体平台价值。”张亚说,沉淀优质的内容、寻找有价值认同的社群、探索符合平台的电商模式,是自媒体稳定发展的根基。每个自媒体人都应该静下心来,去创作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内容为王促转型
独一无二的内容,是自媒体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亿游网络联合创始人、市场总监林道存眼中,泛娱乐的时代,是自媒体的新机遇。
“泛娱乐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多领域共生的,以IP(知识财产)为核心所打造的粉丝经济。在粉丝经济中,IP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一个游戏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
林道存认为,自媒体要想搭上泛娱乐这班车,必须打造自己的IP。“目前大部分的海南自媒体,发布的内容大多都是图文模式的天气、美食、景点、热点新闻,同质化严重,创新后劲不足,急需打造自己的IP,形成差异化运营。”林道存说,打造自己IP有容易被记住、形成差异化、增加变现方式、可以多元化发展等多个好处。即便如今自媒体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同一个主题上用自己的IP去表达,也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自媒体+休闲竞技的方式,也许是自媒体发展新的机遇。”林道存说,在泛娱乐时代,跨界合作成了趋势。去年以来,海南最火的莫过于本地化游戏的休闲竞技,其以受众人群广泛、上手门槛低、随时可玩等优势,深受各个收入阶层和各年龄段人群的喜爱,老少皆宜,在海南迅速拥有了大量的用户。
而本地化游戏给自媒体带来的好处,就是增加了粉丝和活跃度,同时推动自媒体与本地化游戏的合作,推动自媒体转型发展。
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
已连续多次参加沙龙的澄迈网创始人王光绪认为,自媒体要转型,需要融合到本地特色产业链中,同时还要打造全域旅游生态圈的特色内容。
王光绪是土生土长的海南澄迈人。当年他成立澄迈网时,就是想传播澄迈特色文化。从2013年至今,通过几场大型活动的举办,该网站已经拥有20万名粉丝。“面对转型趋势,我曾想过澄迈网以销售澄迈特产为主,但后来我意识到,自媒体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产品,于是我重点推出了澄迈粽子。”
“通过销售粽子,可以带动家乡的发展。”王光绪说,如果粽子销售量攀升,那产业链将会非常巨大,再结合本土产业和文化、建设民宿等内容,不仅能促进村民收入增长,还能带动村里旅游,助力美丽乡村打造,融合全域旅游发展。
天天快报企鹅直播运营代表蔡屹航在沙龙中说,当年他第一次直播的内容和海南年糕有关,但由于图片、标题未处理好,导致粉丝、观众都比较少。
“海南作为旅游大省,资源丰富,特点鲜明。若将本土文化加入有直播内容的自媒体平台中,可以吸引更多岛内外游客。”蔡屹航说,经过与业界人士探讨之后,他将海南本地文化植入直播中,人气明显攀升。
将本土文化融入自媒体转型发展的观点,也得到了在场不少嘉宾的认可。
到线下,去共享
当下,火遍大城市的共享单车,成为了一种时尚。海创公社联合创始人钟海平在沙龙上表示,现下自媒体之间开放的端口太少。既然要转型,就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把端口打开,与更多媒体、自媒体共享。
“合理的共享规则,或将决定海南自媒体转型的下一个‘风口’。”五指山老友俱乐部运营经理常学森说,互联网产业发展至今,经过了平等、信任阶段,目前进入了分享阶段,现下火热的共享经济就是一个佐证。
但是,当共享经济面对服务标准化、服务安全、服务诚信、客户忠诚度、盈利模式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时,海南自媒体转型的方向在哪里?常学森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首先要从用户层面思考,寻求用户群体与用户群体之间的需求共通点,让大家自发地共享;其次可以从企业层面思考,让企业与企业、机构与机构之间可以寻求合作,做创新的跨界产品;另外便是平台化,让志同道合者“抱团发展”,一起搭建一个平台,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实现共同转型发展。
掌上海南联合创始人陈永晶在沙龙中分享了跨界抱团合作案例:“从2014年到2016年,我们除了广告收入外,还做起跨境电商,将儋州的海鳗鱼卖到日本。”陈永晶笑言,自媒体加大与商家的合作,并不是仅仅发布一些广告那么简单,还要重视线下互动活动。越来越多的商家都希望用线下互动活动去吸引消费群体。
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从线上腾飞到线下互动,从千篇一律到特色鲜明,在互联网的浪潮里,自媒体要想站稳脚跟,转型势在必行。短短几小时的沙龙,不仅迸发出众多的思想火花,也照亮了自媒体转型发展之路。
上一篇:网络清朗 自媒需自律